顏建發/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10月18-24日中共第十九次全國黨代表大會以及11月8-10日川普訪中,是習近平今年年底的兩件大事。為了圓滿這兩件大事,中國的對外關係極為克制,甚至做出很多寬和的舉措,包括:
一、對台灣
9月26日政院長賴清德說,他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只是制式地回應:「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搞台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二、對韓國
今年3月中旬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後,中國祭出「限韓令」,但10月30日中韓兩國外交部門卻同時公佈,將通過軍方管道溝通薩德問題,以及「盡早恢復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韓中關係早日回到正常軌道」。
三、對日本
10月21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期待雙方共同努力,創造更好條件與氣氛。
四、對美國
10月30日駐美大使崔天凱宣稱,川普是中共十九大之後首位訪中的外國元首,接待規格將是「國事訪問+」;11月8日,川普專機飛抵達北京機場,由國務委員楊潔篪接機;晚宴,習近平選在紫禁城、乾隆故居的建福宮設宴款待川普。中國1949年建國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其它國家的領導人能獲得在紫禁城款宴的最高禮遇,外媒因而評論川普獲得了皇帝般的對待。
但,習近平得之於川普者,顯然是不滿意的。
中國1949年建國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其它國家的領導人能獲得在紫禁城款宴的最高禮遇,但,習近平得之於川普者,顯然是不滿意的。(AP)
11月10日白宮宣佈川普對中國訪問有三項成果,包括加強國際解決朝鮮無核化的決心、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促進美國繁榮。川普還從習近平那裡獲得2500億美元的貿易合約。然而川普的「印太戰略」既與安倍圍堵中國的「鑽石戰略」若合符節,又要拉攏剛與中國有邊界齟齬的印度,是可忍,孰不可忍?!同時,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11月9日習近平在會談中告訴川普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希望美國遵守一中原則,不要讓美中關係受到干擾,不過此一說法並未見諸於美國政府的官方聲明或新聞稿中。
猜想,中國高層在經過兩周的內部檢討與沉澱之後,可能發現「鴿派」的作為失靈,必須代之以鷹派的聲音,並以一些激進的行動做出表態,於是有了後續一連串的激越之舉措:
一、對日本
11月24日,4架中國軍機轟六轟炸機,飛越宮古海峽上空,從東海飛往太平洋方向,隨後原路折返。12月18日,5架中國軍機通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且中國空軍同日回應稱,「日本海不是日本的海,對馬海峽屬於非領海海峽,所有國家均享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
川普的「印太戰略」既與安倍圍堵中國的「鑽石戰略」若合符節,又要拉攏剛與中國有邊界齟齬的印度,對中國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EPA)
二、對台灣
12月7日,解放軍轟炸機飛進鵝鑾鼻空域並放話:「台灣戰機立即離開,否則一切結果須自負」;8日駐美公使李克新放言,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統台灣之時。
三、對韓國
韓國總統文在寅12月13日抵達北京時,中方僅派出負責朝鮮半島事務的外交部部長助理孔鉉佑接機;首日晚餐及次日早餐都沒有中方官員陪同;14日,兩位隨行記者遭中方警衛毆打。原訂15日文在寅與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午宴及會談,也由於李克強更改行程延至下午。
在川普提出「印太戰略」後,習近平應該越來越清楚,中國的外交處境已陷入「三明治」情境,也就是:被夾在上有「美國霸權的壓制」,下有「次強扯其升級後腿」的被夾擊處境。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再明確不過了,只是習近平既允以「國事訪問+」的高規格接待,也只好隱忍,而習近平或許還期待川普在接受高規格接待後,會回心轉意,但沒想到,川普對習近平的回饋只是口惠。在這種不對等的交易上,川習會後的檢討,自然強硬聲調會居上了。
一些跡象已顯示中國對美國的不滿
全國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員傅瑩在最新一期的德國《明鏡》周刊撰文,批評美國激化朝鮮半島的局勢;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由美國提出的第2397號決議,針對朝鮮的能源和進出口實施更有力制裁,卻出現中美官員交鋒的景像;隨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回應,「不應對朝平民產生不利人道影響,不影響正常經濟活動與合作、糧食援助和人道援助,不影響駐朝外交使團活動。」此外,日前還傳出中國在對朝鮮的政策中央與地方口徑不同調,丹東赴朝旅遊仍舊開放。這些跡象是否意味著中國的不滿,值得進一步觀察。
日前傳出中國在對朝鮮的政策中央與地方口徑不同調,丹東赴朝旅遊仍舊開放。(REUTERS)
無獨有偶,有美國亞太地區的副警長之稱的澳大利亞,最近也槓上了中國。11月23日澳大利亞發佈了14年來的第一份外交政策白皮書並主張,將繼續支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勢力。12月7日,澳大利亞總理滕博爾(Malcolm Bligh Turnbull)在澳聯邦議會表示,澳方嚴肅對待媒體有關中國對澳進行滲透的報導,需要給澳中關係劃出界線,並通過法律來維護澳國家主權。澳大利亞政府甚至還派出總檢察長遠赴美國取經,參考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以因應中國投資者對該國的投資,而保護政府機密訊息不被中國間諜竊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擊滕博爾說,「其言語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毒化了中澳關係氣氛」,被視為年來中國官方對澳大利亞最為憤怒的表態。
恨屋及烏。2017年底中國對其周邊國家所做的諸多不友善舉措,或許其真正的對手是美國。一葉知秋,2018年的美中關係將會如何,值得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