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路向南》先別管台泰FTA了,大家從交朋友開始做起吧!

在政府決議自8月1日起開放泰國與汶萊民眾30天來台免簽,積極推動台灣的新南向政策,台灣的新南向可以說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或是台泰之間的關係後續又該如何維持與強化?也許從交朋友開始做起是個不錯的方法。

陳尚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還記得我在6月23日【一路向南】專欄的第一篇文章中,點出泰國民眾申請來台簽證的諸多困難與不合理之處,台灣政府隨即於7月15日召開跨部會議,決議從8月1日起,開放泰國與汶萊民眾30天來台免簽,積極推動台灣的新南向政策。

當時我正帶領學生在泰國企業與姊妹校進行海外實習、短期見習與交換學習,剛好有機會進行第一線觀察。據我瞭解,這項政策引發泰國產官學界諸多好評,曾多次協助台灣觀光局在泰國舉辦活動的正大管理學院(Panyapiwat Institute of Management)商務漢語系主任林漢發(Olan Sumananusorn)表示,台灣政府此舉將有助於新南向政策的推動。

儘管台灣的新南向可以說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或是台泰之間的關係後續又該如何維持與強化呢?本篇我們將從兩國之間的經貿協議談起。

台灣這幾年由於無法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機制,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因此政府極力推動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與台灣有密切經貿關係的東南亞國家自然成為我們鎖定的目標。

幾年前我曾接受外交部的委託,前往泰國頂尖的經濟智庫「泰國發展研究院」(Thail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TDRI)進行為期四個月的訪問,針對台泰FTA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當時台灣駐泰大使即明確表達來自國內高層的壓力,希望可以盡快讓兩國簽成FTA,但根據我訪問的泰國專家學者皆表示,泰國在當時並沒有與台灣簽訂FTA的誘因與條件。甚至有學者表示台泰兩國簽FTA,真的對兩國來說是好的嗎?

政府決議從8月1日起,開放泰國與汶萊民眾30天來台免簽,踏出新南向的第一步之後,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或是台泰之間的關係後續又該如何維持與強化?(EPA)政府決議從8月1日起,開放泰國與汶萊民眾30天來台免簽,踏出新南向的第一步之後,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或是台泰之間的關係後續又該如何維持與強化?(EPA)

有以上的疑慮不難理解,畢竟,光是有邦交的兩個國家要簽成FTA都有其難度在,更何況是沒有邦交的台泰兩國。然而如此的困境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之後出現轉變。2013年時,台泰分別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與泰國的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開始進行FTA的共同可行性研究。

當時我挺納悶的,只不過兩年的時間,泰方的態度竟然有如此大轉變。根據當時泰方學者向我表示,台泰FTA最大的阻礙主要來自於中國,因為泰國遵守一個中國政策,所以在沒有獲得來自中國大陸的「綠燈」,泰國不會貿然啟動與台灣的FTA談判。可是中國都可以跟台灣簽架構協議了,就更沒有理由阻止泰國與台灣簽FTA,而泰國給中國大陸的保證則是:泰國不會做超出中國大陸與台灣所做的事情。

然後,又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台泰FTA目前尚未有好消息傳出,進度如何我們尚無法得知,但台泰關係在這過去幾年中是否有所改善?我們必須問的是,台灣想要與東南亞(泰國)發展關係的態度與認知是否正確呢?我們是否可以用「堆積木」的方式來促成兩國關係的改善呢?然而,這裡我所謂的「積木」指的是文化交流與民間交流。

台灣對於發展台泰關係的態度與認知是否正確?我們是否可以用文化與民間交流的方式來促成兩國關係的改善。(EPA)台灣對於發展台泰關係的態度與認知是否正確?我們是否可以用文化與民間交流的方式來促成兩國關係的改善。(EPA)

首先,政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時必須要改變以政經交流為主的思維模式,深層文化交流才是徹底改善並強化兩國關係的最佳策略。建議政府可以多編列相關預算,以擴大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包括:

一、學術外交

台灣可以仿效日本所做的,與泰國進行更多的文化交流,例如增加學者短期與長期的交流互訪、交換學生等不涉及政治意涵的交流,亦即可以考慮將目前外交部的學者駐點外交計畫,增加前往東南亞駐點的學者補助名額。另外,台灣也可考慮在泰國或東南亞其他國家成立Taiwan Foundation,贊助泰國學術界進行台灣研究,增進對於台灣的深入了解與認識。

二、城市外交

台灣也可多透過地方政府層次(local government level)的姊妹市外交的方式與泰國進行交流。曼谷目前與23座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或者「姐妹城市」,包括美國華盛頓市、中國的北京、廣州、重慶、潮州和天津、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澳洲布里斯本、俄羅斯的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菲律賓的馬尼拉、印尼的雅加達、越南的河內、寮國的永珍、哈薩克的阿斯塔納、日本的福岡跟愛知縣、韓國的首爾和釜山、瑞士的洛桑、土耳其的安卡拉、馬來西亞喬治市以及柬埔寨的金邊。希望往後可以透過台北或其他五都與曼谷建立姊妹市來拉近兩國之間的距離。

透過地方政府層次的姊妹市外交的方式與泰國進行交流,也是改善並強化兩國關係的最佳策略之一。(REUTERS)透過地方政府層次的姊妹市外交的方式與泰國進行交流,也是改善並強化兩國關係的最佳策略之一。(REUTERS)

其次,台灣政府從2008年開始推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經過幾年下來,已經有不錯的成效出現。因此台灣宜強化本身文化創意產業所具有的優勢,並以此做為與東南亞各國交流的主要橋樑與管道,具體可行的方向。包括:

一、音樂與新媒體

文創產業中的音樂與新媒體是台灣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優勢所在,建議政府可多補助業者在音樂與網路、電腦遊戲等方面的發展,或是贊助東南亞的歌手前來台灣拍攝音樂MV,擴大台灣的能見與在當地的熟悉度。2013年時泰國知名歌手Peet Peera的暢銷歌曲「真愛在哪?」(Where is true love?),拉至香港拍攝MV,故事是敘述一名泰國男孩(當紅小生Porshe飾演)到香港去找尋初戀女友,巧遇一位中泰混血的香港女生,結果陰錯陽差譜出一段戀情。這首歌曲當時盤據排行榜多時,光是youtube的瀏覽人次就超越3千萬,引發的後續效應可以想見。

但相對的,以台灣為拍攝背景的MV並不多,近幾年只有三支。一支是新秀Max  Jenmana所演唱的「慢慢」(Cha Cha),在復興航空贊助下,來台拍攝MV。

另一支也是同位歌手所演唱的英文歌曲「Hold Your Hand」,應該是在節省成本的考量下,同時間一起來台拍攝MV。

但這兩支MV並未引發熱烈迴響,在youtube的瀏覽人次也只有180萬與12萬次。相較之下,超高人氣團體3.2.1 KamiKaze所推出的「Me Too」歌曲,同樣來台灣拍攝MV,許多你我都熟悉的場景,也是泰國遊客來台必去的景點都出現在MV之中。推出之後瀏覽人次高達2千多萬人次,有助於泰國年輕朋友對台灣的認識。因此,往後建議政府可以編列預算擴大辦理。

二、翻譯出版

文創產業中的出版是目前台灣與泰國皆較為弱勢之處,也是台灣往後可以加強的部份。建議政府可透過國立編譯館翻譯東南亞重要之文學作品(2009年聯經出版社翻譯泰國小說《判決》),並且將台灣重要文學作品翻譯成泰文、越文、印尼文(馬來文)、菲律賓文版本,增加東南亞民眾對台灣之了解與認識。

三、影視產業

政府可以透過文化部的電影補助金制度,鼓勵業者針對台灣與東南亞的互動為主題拍攝相關電影,進軍東南亞。或是由公共電視出資拍攝高品質的台劇,透過在東南亞具有高知名度的演員,並將台灣的風景融入劇情之中,輸出東南亞行銷台灣。另一方面,可以贊助東南亞電影公司拍攝以台灣為主題的電視或電影,或補助東南亞國家之影視拍攝團隊來台灣取景或進行後製工作。

過去台灣三波南向政策不是那麼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太過強調台灣企業「單向」前進東南亞投資,並未完全考慮到對方的需求與想法;二則是強調傳統政經硬實力(Hard Power)的KPI指標,只希望能夠多簽幾個FTA,多安排幾位高層訪問等。如此反而忽略台灣最具優勢的軟實力(Soft Power),也就是文化與民間交流。

因此我們希望這次的新南向政策,真的可以走出與過去三波不同的風貌,達到雙向、雙贏的新(心)南向。台泰FTA重不重要?當然很重要,但可否讓我們先從交朋友開始做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