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閱讀: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1945年8月15日,戰爭結束,日本宣布投降。在投降前,御前會議前後,不願意接受投降的陸軍少壯軍官發動了一場流產的政變,這一天也是日本最漫長的一日。

李拓梓

半藤一利的作品《日本最漫長的一天》在終戰七十年的2015年,有了中文版面世。這本書其實不是新書,半藤在1965年,曾經藉編者「大宅壯一」之名出版,因為內容精彩刺激,引起話題,也曾被改拍為電影。最近,又因為有人將之重拍上市,卡司也算是一線明星眾星雲集,引起不少討論。

這「最漫長的一天」,指的是1945年的8月15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投降看似塵埃落定,但其實在宣布投降的前24小時,有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流產政變。

日本「昭和史著作第一人」半藤一利(http://yamato-museum.com/info/)

當時,因為太平洋上連續的戰敗,戰爭已經延伸到沖繩,造成大量的平民死亡。美軍也已經多番空襲日本本土,並在廣島、長崎都投下了毀滅性的原子彈,日本其實已經無力再戰。內閣官員衡量情勢,環顧戰場,日本已在中國戰場陷入了泥沼;在滿洲戰場受到蘇聯撕毀協議的攻擊,陷入全面潰敗;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已經打到家門口,正在評估登陸作戰的可行性。日本已經沒有繼續戰爭的條件,幾經考慮,閣揆鈴木貫太郎傾向接受《波茨坦宣言》投降。

但日本當時的政治體制與現在不同,內閣是一個軍人主導的體制,閣揆的決定必須要有陸相、海相的背書,才算生效。為了保險起見,避免干擾,鈴木貫太郎兩度要求召開御前會議,由天皇親自表達結束戰爭的主張,希望能壓下軍方的反抗。而當時的陸相阿南惟幾,與海相米內光政的態度,成為日本順利接受《波茨坦宣言》的關鍵。

1945年9月2日,在美軍理察·薩瑟蘭將軍的監督下,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在密蘇里號上簽署《降伏文書》(維基共享)

半藤的《日本最漫長的一天》,談的就是御前會議前後,由不願意接受投降的陸軍少壯軍官所發動的一場流產政變。半藤是非常善於說故事的人,在他的筆下,每一位政變的參與者或者反對者,都有著多面的性格。例如,在他的敘事中,拿鎗指著決定接受投降官員的政變軍人,講話的口氣與其說是威脅,更不如說是哀求。又如在他筆下,投降與其說是懦弱,更不如說是責任與堅強意志的展現。

在半藤以小時為單位的寫作裡,故事條理分明,分鏡清楚,讀者很輕易的可以跟著場景東奔西跑。無論是寫作的流暢性,文字的展現與史實的推敲,都彰顯了他作為老牌記者的優越。可以說在《昭和史》完成以前,半藤就已經擁有優越的寫作能力與歷史認知,這些累積,也是他日後寫作大部頭《昭和史》的基礎。

日本民眾聆聽天皇終戰詔書廣播。(“Japanese civilians listening to the surrender broadcast” – Japan’s Longest Day, 1968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page 262.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除了故事之外,這場悲劇的政變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個角色最後出現的結局,經常是自殺。

以今天的角度看起來,自殺經常是因為膽怯、懦弱,無法面對未來而做的決定。也有許多人這樣詮釋戰爭結束時官員的自殺潮。但是到底切腹是責任還是畏懼,其實必須回到日本的特殊文化背景來解讀。

生與死一直是一門學問,也是日本文化中值得讓人更深一層思考的重要哲學議題。

閱讀李登輝的作品,也可以發現他早年對於生與死的反省與困擾。在李登輝年輕時代,也是戰爭結束的時候,無數的軍人、官員採取自殺,來面對自己的戰爭結局,固然唏噓。但更值得推敲的,是督促他們這樣做的文化脈絡與背景。

鈴木大拙的《禪與日本文化》是英語世界讀者理解日本的重要著作,其中一段提到「禪與武士道」,特別點出了這個生死問題。他認為日本人是一個沒有生命哲學,卻有死亡哲學的民族。在武士道之中,「不怕死」一直是被崇尚的目標,而在死之前拖泥帶水、扭扭捏捏,則是最被看不起的事情。面對死亡必須表現光榮、超脫,因為死其實是一種交代,也是一種「無我」世界觀的展現。

日本武士。(維基共享)

在半藤的書中,所有選擇切腹的人,無論是強烈反對政變的陸軍大臣、發動政變的少壯軍官,或者是鎮壓政變的指揮官。他們所自覺的任務完成後,都選擇了以切腹,來做一生的交代。選擇死亡的同時,他們也認為自己在盡一個責任,就是以我的死,換取同僚活下去的可能,因此死亡的遺囑總是「萬事拜託了」。在這些選擇死亡的官員眼中,生死的距離沒有那麼遙遠,只像是刀的兩面而已。這些情況在現在的世界中,可能真的難以理解想像,但如果回到歷史的脈絡中,也許就有脈絡可循。

其實,八月十五日,不僅是日本漫長的一日,想必也是台灣漫長的一日。

在這一天,戰爭結束,台灣人陷入了不知道自己戰勝還是戰敗的處境,並且困擾了這個島嶼足足七十年,至今未解。歷史的脈絡往往需要理解,如果只是把自己的史觀強加於人身上,就失去了自由多元的立場。也希望未來有人,願意書寫1945年8月15日,面對戰爭結束的十字路口,不知自己到底戰勝,還是戰敗的台灣人心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