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水上救生之安全淺談

苗栗縣消防員與教練的罹難,這對我國在水域安全救生訓練以及推廣,將是一大打擊及損失。(資料照,記者彭健禮攝)苗栗縣消防員與教練的罹難,這對我國在水域安全救生訓練以及推廣,將是一大打擊及損失。(資料照,記者彭健禮攝)

◎楊捷騰

苗栗縣消防員與教練的罹難,這對我國在水域安全救生訓練以及推廣,將是一大打擊及損失。然而筆者於去年參與高雄西子灣救生訓練時慘遭雷擊紋身,該事件導致1死4傷慘劇更為各大媒體報導,而痛不欲生的過程記憶猶如在前,如今憾事再次上演,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

搏命的常訓導致不幸意外,這是對環境與天候的研判分析太過輕忽以及對訓練過程太過草率,其中包括了天候海象、船艇操作及訓練指導的技術能力等,謹藉筆者經歷及傳媒公佈資訊如下:

一、天候海象:天候瞬息萬變,對近年來飽受極端氣候摧殘的台灣來說,下一秒海象變遷需更該保守面對,應更加謹慎提防。然而天氣變化可透過預報掌控,海邊風浪也可從海象資料清楚預知,閃電落雷也可透過氣象局雷達回波圖以及台電落雷監測系統預得記錄,且忽略了這一切造成憾事,讓人不免唏噓這是可避免的悲劇。天有不測風雲,任何事都無法預測,但凡事必有跡可尋,所提出的氣象科學數據,雖然無準確到位但還是能夠選擇避免,然而「誤判」卻是人為,搏命操練玩真的,難道只為救生而準備,這也太輕忽大自然的反撲。

二、船艇操作:對課程操作而言,IRB(充氣式)救生艇訓練是基本科目,但從「駕艇」以及「翻船扶正」等技能學習,也需「循序漸進」及「因材施教」的技術指導,但前提還是首重「安全」第一,再力求精進。然而對於動輒十來萬的救生船艇配備,水上救生的民間組織並非都能全盤應付,且教練團精進的訓練學習上就會產生操作盲點與誤判。

三、專業技能:根據統計超過8成的水上意外事故,絕大多數都是因人而起,而專業能力與責任心,絕不是一張檢測後的救生員或教練證可以依準,而是必須花時間及心血歷練而出,然而主責教練並非孔明能觀天象知地理,所以專業與歷練絕不能凌駕在科學數據之上,例如氣象預報以及海象的事前觀測,而搶救上岸後的急救更是刻不容緩,勇於主事負責也是資深教練技能應變的展現。

四、參與心態:參與協會教學指導的教練團都是無給職志工,所以教練團編制及流動性偏高,實質能力有限及難處,既然救災不分南北,而舉辦常態性訓練也不能專挑風和日麗,但是否有其必要選擇特殊天候或天災情境來模擬操作,將是日後應更加詳細評估及檢討必要,多一分注意就少一分意外,意外不可預知,但判斷可以人為,避免不必要的遺憾再次發生。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救生的神聖工作奠定了我國水域安全救援實力,面對常態性訓練應當要有危機控管意識,而水上救生民間團體也應負起相對責任,並期盼政府主管機關負起監督考核之責。於此常訓過程中損失了消防弟兄及資深教練,這代價似乎過高,給消防弟兄及救生勇將加油打氣,持續為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前高雄市港都水上救生協會副總幹事兼秘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