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廣場》與柯市長談打房

◎ 劉振偉

說地產業是經濟的重要一環,沒人反對,問題出在價格不合理,以及背後操弄的利潤流向。一個政策如果讓少數人獲利、多數人受害,無論多少GDP,都沒有正當性。

德國房價三十年漲幅不到一倍,美國芝加哥郊區三十年來幾乎沒有漲價,台北市精華地段同一時間裡大概漲了二十倍以上!難道美國、德國的地產業不是經濟的重要一環?難道價格穩定就消滅了他們的地產業?

有人說地產業包括營建、裝修、銷售、保全等等行業,是就業市場的重要部分,所以不能打房。請問價格合理的地產就會消滅營建、裝修、銷售、保全這些行業嗎?美國如何?德國如何?

房價的構成包括土地和建築,仁愛路帝寶豪宅一坪超過兩百萬元,同樣的豪宅蓋在偏鄉,一坪可能只要三十萬元,差別的一百七十萬元就在土地,而土地的「交易、囤積、變更地目、炒作」等等「經營」,只是金錢和權力的小圈子運作,既非耕作種植的第一產業、也不是加工製造的第二產業、也無涉批發零售行銷的第三產業,與就業毫無關係,當作經濟發展的項目和指標,容有疑義?

有人說地產建築業是製造工業的火車頭,卻對台灣在地的工業做了多少貢獻?鋼筋、水泥、磁磚、木料、門窗、地板…各種建材,有多少是在地製造的?貢獻出口國的製造業,怎麼說成台灣工業的火車頭呢?

《真理報》曾刊登俄羅斯總統普廷的演講說:「一個把老百姓的居住權、健康權和受教育權拿來拉動經濟的政府,一定是個沒有良心的政府,真正執政為民的政權,一定要把這三種東西當作陽光和空氣,給予人民。一個國家不能變成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

柯市長不打房的說法,有待三思。

(作者曾任外商CEO,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