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食品業淪為養豬業

2014/09/07 06:00

◎ 張肇烜

食品安全接二連三出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重大食安事件。過去中國毒奶粉摻有三聚氰胺,造成嬰幼兒腎結石,讓台灣對中國黑心食品深惡痛絕。豈料,台灣接連爆發塑化劑、毒澱粉、黑心油,現在則是駭人聽聞的「地溝油」,用黑心餿水油製成食用油,牽連範圍之大,讓許多食品大廠再度中鏢,消費者更是失去信心。

油品安全與民生息息相關,台灣第一起毒油事件發生在距今卅五年前,西元一九七九年,「彰化油脂」在製造米糠油的過程遭到「多氯聯苯」污染,造成食用民眾慘遭毒油毒害一輩子。多氯聯苯影響受害者的免疫、生殖、神經和內分泌系統並造成病變,這些受害者經過卅五年了,還在跟體內毒素與毒油造成的油症搏鬥,這是台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悲劇事件。

同樣發生在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前夕,一九八五年的九月廿一日,台灣爆發第一起的「餿水油事件」。這起餿水油事件震驚全國,「德泰油行」從一九七五年開始,收購養豬的餿水提煉成民眾食用油,十年後才被發現,發現時已經售出超過兩百廿萬公斤,都已流入市面、餐飲和食品業。這起餿水油事件重創台灣食品業,中秋應景的月餅頓時乏人問津。

二○一○年,專家披露中國「地溝油」佔全中國市場十分之一,中國人一年吃三百噸的地溝油,這在港澳稱做「坑渠油」,不同的名稱其實都是「餿水油」。「餿水油」含有微生物、鉛、苯等物質,長期食用有致癌的風險。從一九八五年台灣爆發第一起的「餿水油事件」,將近卅年的時間過去,在當今台灣竟然還有如此惡質商人,降低成本謀取暴利,完全罔顧消費者的健康。

(作者為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