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悶」經濟?「困」經濟才是大問題

雖然在馬政府之下,經濟壞消息頻傳已經不是大新聞,對於本週連續發表的經濟數據,官方與民間經濟專家仍以「意外」形容。簡單說,總體經濟指標該升的反降,外銷訂單、工業生產年率都接連五個月衰退;該降的反升,整體失業率回升,尤其二十到三十歲青年失業率明顯攀升。經濟景況不好,研究機構紛紛調降今年經濟成長率,官方的「保三」顯已落空;上班族深受其害,實質薪資倒退十六年而不如一九九七年水準。

對於當前經濟景況,行政院長江宜樺今春曾以「悶」字描繪,五月間還洋洋灑灑推出十三項措施,宣稱要提振景氣。如今看來,不但兩個月前這些官樣文章沒有效果,當前經濟也顯然不是一個「悶」字所能貼切形容。

就常識說,「悶」是氣壓低和空氣不流通所導致的感受,短期只要改變狀況,如下一場西北雨,即可神清氣爽。然而,我國當前經濟景況,絕非短期的鬱悶,而是結構或長期的問題。展望今年,堪稱危機四伏;放眼長遠,是陷入難以掙脫的困境。以「悶」述說當前經濟狀況,不只輕忽問題的嚴重性,也凸顯高官的粉飾太平。

外銷訂單的新數據是最好的說明。六月未能止跌回升,是因中國帶衰︰中國訂單較五月衰退八.六%,居我外銷地區減幅之最,也少於去年同期,金額是三十二個月來最低;其主因,一是中國生產過剩,加上其自製率提升。這兩大主因,既顯示中國經濟泡沫的本質,也反映在台灣廠商大膽西進中國多年後,雙方由互補轉為競爭,且正回頭反噬台灣。

事實上,當前台灣經濟困境,雖有馬政府所常歸咎的「外在環境不好」,重點仍在向中國過度傾斜的惡果浮現。中國經濟出現狀況,包括經濟成長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出口,都已班班可考。有如得過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近日連續兩篇文章所指出,「中國模式遇上了大麻煩」、「中國經濟的龐氏騙局(Ponzi Bicycle)正在撞牆」。克魯曼強調,中國以低消費和高投資為特色的經濟是一種龐氏騙局︰企業瘋狂投資擴大產能,卻不清楚產品的最終買家在哪裡,這導致產能過剩,整體經濟成為一種龐氏騙局。

舉世都看到中國經濟明顯出現狀況之際,馬政府卻一心一意把台灣經濟推向中國這個火坑。儘管引發經濟社會極大反彈,馬政府仍執意下週在國會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尤有甚者,它更打算在年底前進一步完成與中國的貨物貿易協議談判。有這樣的主政者,當然不會回頭檢討,當前失業率高居鄰近各國之冠、實質薪資倒退,都肇因於整體經濟過度仰賴中國而遭拉扯,也無視三年前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我國所造成的傷害。就此而言,外銷訂單連續衰退、工業成長不斷減緩、經濟成長率下修,都只是短期問題,與正在「撞牆」的中國經濟進一步掛鉤,才是長遠無以掙脫的困局。

除了中國因素外,我國經濟最大麻煩來自內部,也就是由「笨蛋」所領導的政府。馬政府幾乎沒有一樣事情做得好,包括最近的「下士之死」、粗暴對待異議人民而形同回到戒嚴時代,其例罄竹難書。對照剛贏得參院大選的日本安倍首相,在「安倍經濟學」的頭兩支箭財政刺激和日圓貶值已經初見成效並獲選民肯定之後,本週一立即劍及履及宣布,十月要制定全國成長戰略。相形之下,五年來把我國經濟搞得亂七八糟、民生痛苦不堪的馬政府,猶言「台灣不需要安倍三支箭」、「安倍經濟學在台灣行不通」。這種政府,正是當前台灣經濟最大的麻煩根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