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我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 蔣金

許多學生走上街頭,苦守在行政院前,不惜在大雨中捍衛新聞自由,教育部發函給各大學以「關心學生的健康」之名,行查徹參與抗議學生名單之實。此項離譜的舉動,引發軒然大波。若是真的想要關心學生,怎麼會以「清查名單」方式進行,而真正應該做的,不是到場發放物資、甚至慰問學生狀況,竟是採取事後清查,這不得不使人產生遐想,擺明在對學校、學生施以壓力,頗有秋後算帳意味,產生另一波寒蟬效應。

大學生過去一向被形塑成對公共議題冷感,成天享樂的草莓族,加上大學氾濫,青年失業問題更在前些日子引發熱烈討論,新一代新鮮人看似前途黯淡。

然而近來,發起網路社會運動,幫助弱勢發聲,在鏡頭前高喊抗議訴求的,皆以大學生的聲音最為響亮。而隨著關懷議題之廣泛和深入,激烈且多元的討論,台灣的學生時代的使命感愈加強烈,我們已不再冷漠。在近日媒體議題,想要表達的,一股對於未來更加民主的強烈渴望,期盼未來有更好的媒體環境,更加能夠監督政府,且能夠反映多元聲音,創造出言論自由的意見市場。

然而,教育部假「關心」之名,非真正傾聽學生的聲音,了解學生訴求,非但沒有給予學生更自由的交流空間,反而有意無意的增加學生的壓力。

老師從小教我們如何做好學生,卻沒教我們如何做好自己,在失業的大學生徬徨無助的時候,指責我們是國家的米蟲,而現在我們找到了自己的聲音,你們又憑什麼不許我們高歌呢?

(作者就讀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評論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