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棫
《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
林全院長粉專首篇文章(2016年8月20日),曾語重心長的表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或社會 ,每個人都是珍貴的,而每一位國民都是政府的寶貝,政府在施政時都應該要做好妥善的考量,讓人民獲得最好的照顧。」此言看似高不可攀,句句卻都是 《憲法》生存權規定及《世界人權宣言》等國際規範,早就言明的要求。長期關心社福議題的臺灣貧困者扶助協會,在去年八月的聲明,也對此表示由衷的期待,並趁機對社會救助申請的種種窠臼,提出修法倡議。本文站在大力讚聲的角度,要來為讀者拆解這個,關乎你我的重要議題!
簡單來說,社會安全網正是以《社會救助法》等建制為基礎,提供各式人力或物質協助,使貧困者脫離危機。而政府若能確實依法為貧困者建構完整的社會安全網,提供生活補助、租屋補助,結合就業輔導、生活諮商、法律扶助等支柱,則百萬貧困人口將有機會免於淪落為社會邊緣人,免於街頭流離失所,免於掉入犯罪者或慢性精神病患的循環,整個社會群體也能互利共生!
社會連帶,串起你和我
可是有人會說,少數人民挨餓受凍,也不是我所造成的,為何由我繳較高的稅,來為那些貧困者提供救助?這邊要談的,就是那看不見卻依舊存在的「社會連帶」。
社會上,常見許多由特定共同資格(如血緣、地緣或職業)所組成的宗親會、同鄉會或工會,由於共同條件所帶來的凝聚力,使成員在彼此有困難之際,願意互相扶持。在扶持的過程中,不免慢慢認知個人並非孤立於團體之中,必須學習與他人互相依存,才得規避各種可能生活風險。
所以「扶持」不僅出自「利益他人」的動機,深層來說更是期待他人:將來有天我若出事,大家能夠給予救濟!而社會上,是否有那些超越特定共同資格的凝聚呢?是的,就是「捐血」,那些捐出去的血,一滴都不會拿來自用,而是捐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而他人也正是在相同盼望下,挽袖捐血,在未來捐給有需要的你。
總的來說,在社福資源有限性的前提下,若僅一味強調給付平等,人與人之間將產生相互競爭或強烈剝奪的心態;反觀,若能催化社會大眾,彼此連帶所生之凝聚感,心態也較容易平衡─因為大家會認知到,將來的某一日,我也能透過制度,從他人那裡分享生活所需。而這樣如此串聯,進而互相照顧的狀態,就是「社會連帶」。
讓人不禁卻步的救助申請
《社會救助法》第4條規定,當申請人家庭總收入除以家庭人口,得出每人每月平均收入高於最低生活費時,就不能領取社會救助。可是問題在於:同法第5條,在畫列誰可以認作家庭成員,還有收入計算的規定,似乎與社會現實脫節而過於寬泛。讓有需要的申請人,往往無法取得幫助,社會單位也苦於依法行政,難以有效伸出援手。
一、家庭成員的劃定不符生活現況?
在社會中,個人多以組成家庭的方式,來經營生活。也就是說,有關生計維持,是由多人組成共同單位,或在外賺取所得,或在內承擔庶務,互相滿足彼此需求。所以在資力審查上,應該以「生計共同體」為準(看是否同睡一個屋簷下,同吃一鍋飯),而非「形式戶籍」為計算單位。故當國家確認生計共同體,已陷入供需失衡而無法自給自足之際,就應盡速提供支援,使其重新回到能夠自我滿足的狀況。
而當我們拿上面概念回顧社會救助法,就可發現一些不通情理之處。例如只要沒有離婚,一律將配偶劃歸同一家庭成員;可是那些受到家庭暴力或遺棄的另一半,顯然無法期待能從加害方,取得完整照顧。此外,現代社會中,常見因就業、求學等原因,產生所謂「籍在人不在」的情形;而那些離開家鄉,前往異地奮鬥的成年子女,在歷經歲月洗滌,往往與父母或兄弟姊妹分居二地,各自經營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並未同財共居,卻也因實務運作卻,彼此算入家庭成員。最後,那些傷害我們或遠水救不了近火的人們,都有可能算進了家庭人口,增添我們申請救助的難度。
二、收入的擬算忽略市場運作?
所謂擬算,是指當申請人收入莫名過低、未能證明收入或未能就業,就要接受「工作收入的擬算」(用一定標準假裝你擁有這麼多的收入)。此立法目的在於,促使申請人能認真投入工作。所以我們可以說,擬算工作收入之前提在於:只要有心,人人都可找到薪資不錯的工作;可是瑞凡,這種措施根本漠視「工作薪資過低」還有「工作機會的排擠」。
首先,就薪資品質而言,根據研究,多數低收入戶是由於不可歸責於自身的因素而落入貧窮,且有工作能力的貧困者,多有意願工作,而僅因工作薪資不佳,導致拼了命也無法自力更生,就是俗稱的「工作貧窮」。
受到全球化及企業競爭的影響,業者為了尋找生產成本最低的地方,會在全球範圍內遊走。這也讓我國勞動市場逐漸向僱主傾斜,比較「便宜好用」的「非典型就業者」(諸如部分工時、臨時性工作、派遣工作等)的人數開始上升,而該等工作者往往受到較高程度的剝削(低薪並欠缺勞動保障),讓他們無法累積足夠資產,應付生活所需(註)
其次,在擬算收入的時候,根本忽略身心障礙者在臺灣產業結構變遷中,是相當弱勢的。回首以前,臺灣是以製造業為主,且技術層次不高,並未出現結構性失業問題,除受國際能源危機影響,導致一度升高至2.91%之外,其餘均維持在2%以下之穩定水準。
後來受到全球化及經濟不景氣之影響,製造業之廠商大舉出走,導致臺灣現有空缺之工作職位緊縮,失業率大增,是一般人或更廉價的外籍勞工,便來排擠原先身心障礙者所能從事的工作。又配合產業轉型,使勞力密集產業轉為科技密集產業,使高技術與低技術工作者之差距擴大,就業門檻一下拉高許多─這對原本教育之路受阻的身心障礙者,更是雪上加霜。
觀諸內政部100 年所作的「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結果摘要分析」,身心障礙者之教育程度以「國小」占 29.34%最多,「高中、高職」占 22.28%次之,再其次是「國(初)中」占 18.71%;概括來說, 15 歲以上身心障礙者的學歷在「國(初)中及以下」者達 65.10%,明顯高於一般民眾的 29.49%,顯示身心障礙者的教育之路,相比一般民眾更加辛苦,讓其更難跨越需要高技術的就業門檻。
更別說身心障礙者由於先天不便,工作場合中常需設置各種無障礙措施加以配合,可對一分錢一分計較的台灣僱主來說,此番工程需投下許多成本,似乎又不具任何期待可能性,也加深了身心障礙者的就業困難,進一步逼迫其面臨救助的風險。
脫掉救助意識形態的包袱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家庭成員的劃定,虛擬收入的計算,這麼不好,為何卻乏人改善?除了沒有選票外,規定背後的意識形態的作祟,更是那個說不出名字的影武者。也就是說,藉由給付提供,促使受助者等社會成員能遵從社會規範,達成「社會控制」。
以臺灣過往發展為例,社會救助制度除承擔救助任務外,更會施予品行控管,帶有強烈的道德控制色彩(諸如工作態度、孝道文化與家庭責任、善良風俗等),並附有消除社會不安等作用。在已廢止的舊社會救助法中,就規定曾經從事不良行業的婦女或懶惰成習無正當職業的遊民,應施予智識及技能訓練,充分展現執政者將部分人民,視為社會危害的潛在因素。
正因我國政府多將貧窮歸究於個人不努力,忽略社會結構等重要因素,讓受救助者僅是國家大發慈悲,甚或想要改造的救濟對象,所以高聳的扶助門檻,還有偏低的給付水準,讓貧困者難以脫離苦痛的循環,也就不意外了。此般措施,無疑徹底忽略憲法或國際規範對於人民生存的保障,更替低收入戶蓋上「逃避自力更生」的烙印,嚴重傷害其自尊。
當時,立法者若能另外再多看一眼釋字第485 號,也許今日制度會有另番風景,該號表示:
鑒於國家資源有限,有關社會政策之立法,必須考量國家之經濟及財政狀況,依資源有效利用之原則,注意與一般國民間之平等關係,就福利資源為妥善之分配,並應斟酌受益人之財力、收入、家計負擔及須照顧之必要性妥為規定,不得僅以受益人之特定職位或身分作為區別對待之唯一依據;關於給付方式及額度之規定,亦應力求與受益人之基本生活需求相當,不得超過達成目的所需必要限度而給予明顯過度之照顧。
簡單來說,前述內容不僅強調對於社福資源應有效利用,更在闡明國家有義務滿足「人民之基本生活」!
註:若以派遣工作者為例,根據勞動部於2005 年之「職類別薪資調查」,要派企業在使用十種職業類別之派遣勞工時,派遣員工所獲得之月平均薪資,即比同職業正職員工之月平均薪資者低;甚者,部分僱主更會因身心障礙者勞動力未達預期,而給予較低薪資,該等為保工作,往往忍氣脫聲,使同工不同酬之情形,愈發而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法律白話文 領取社會救助,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