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宇軒
「如果你的後代問你,30秒服貿通過審查時,你在哪?」
這句話過了一年,現在回想還可以清楚地描繪出,初看到這則動態,在臉書運算法裡跳出來位置,以及動態搭配的圖,濟南路上,群賢樓前,一位教授拿著大聲公對著群眾喊話。我也沒忘記在那318以後,一連串因為318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改變,以及由這事件開始與結束的人際網絡。
一、微小但重要的協助
3月17日那晚,現場的朋友從社群媒體上傳來這段話,讓我在書桌前坐立難安,做什麼事情都無法揮去這段話在我心中的聲音,決定與公寓室友騎車從木柵趕去立法院。抵達立院時,第二波人潮已嘗試突破警察人牆,進入立法院,站在外圍觀看這場景時,朋友的那則動態再度閃過腦海,「30秒服貿通過審查時,你在哪?」,這次卻像是強心針,讓我沒想太多就衝入人群,協助突破地下室的封鎖線。
在會場內,巧遇了許多沒有告知偷偷來的朋友,彼此相會一笑,互喊:「加油」,也認識因為拉著對方的手,不得不聊一下的陌生人,大家多數是為了阻止這種荒謬的爛劇續演下去,自願地或因為警察已包圍被迫留在會場內,佔領舞台阻止爛劇。而平時甚少交談或無法抵達現場的朋友,紛紛透過稀薄的網路,斷斷續續地傳遞慰問,或是從二樓丟擲大老遠帶來的行動電源,清晨時刻獨自開車從桃園北上在外靜坐。
進入會場也好、投擲食物也好,或只是在混亂的立院會場,楞楞地站著不知所云也好,自動幫會場內的同學向老師請假也好。這些種種的行動,不只是來自於對熟識人的關心,我想更是自於對台灣的關切。這些人沒有拿麥克風,不懂如何說出激勵人心的話語,不被傳播媒體所歌功頌德,然而,他們在日常生活所制約的縫隙中,盡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默默地為這社會付出看似微不足道,瑣碎到讓人覺得完全沒有關連的小動作,對這場運動來說,都是非常重大的協助。
二、318作為關心政治的開始
隨著大家各自散場,日子的推移、繁忙的瑣事,印象逐漸模糊,但318依舊的那些日子與行動,依舊不可能抹滅,同時318也成為大家關心政治的開端,以及政治對談的橋樑。
一日,在陽台曬衣服時,旁邊攀在壁上,正在修繕電纜的工程師,突然問我:「你有去立法院嘛?」在我回答有之後,他像是遇見朋友般,不顧自己正攀在三樓牆上,開始跟我聊述自己對於服貿的看法,也認真地聆聽我對於服貿的意見。回高雄老家剪髮時,設計師得知我有靜坐立院後,開始跟我討論服貿的問題,以及服貿對於自己生存產業的衝擊和影響。而父母親也開始不再屢屢忽略政治性議題,願意聆聽也願意詢問,或是反對我參與這些活動,甚至4月時自主地參與反核遊行。
這些的對談當中,沒有非藍即綠的二元看法,也沒有政治就是這樣髒亂的犬儒意見,而是認真理性地討論,過去,這些話題雖不是禁忌,但常是句點對話,碰上這些話題最常面對的是對方刻意閃避,或是用語助詞回應。但318似乎成為大家對於討論政治議題的起點,或多或少地開啟大家對於政治的關心,或多或少地打破絕對政治議題之對話。
三、318作為參與政治的開始
318不只是開啟了討論,甚至成為大家參與政治的起點。2014年10月,受朋友委託協助採訪,參與年底里長鄉代選舉的候選人。每當詢問參與選舉的動機時,候選人意志堅定地說,因為318。這些候選人沒有什麼政治背景,也不是因為318而紅的人,他們只是因為318決定靠自己力量去改變家鄉的人,他們知道政治多數時候不是好東西,也知道政治很複雜,可是因為318的關係,從原本對於因為不好而疏遠、冷漠,變成決定自己參與去改變不好。
318至今,當天與後續所發生的事情,檢討聲浪依舊,混亂中的傷害咎責仍帶商榷,也有人重省318,認為是錯誤的運動。但這些自身周遭的人,因為318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以及318作為公共議題討論的橋樑,讓我無法徹底失望於這場運動,就算再多的歧異意見與心謀鬼計被挖掘混雜在這場運動當中。
或許再過幾年,大家可能會對318的記憶更加模糊,甚至只會記得太陽花,忘記318這日子。我想,重點不在於正確的日子,也不在於這朵花代表的意義,而是作為一個起點,改變部分人對於政治的冷漠與偏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開放民進黨:蕭宇軒 三一八,一個起點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至開放民進黨給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