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宇
衛福部要求日本進口食品須附產地證明及特定食品須檢附輻射檢測證明,引發日本強烈反彈,認為台灣擴大管制措施沒有科學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相林芳正甚至表示,將不斷採取應對舉措,「包括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訴」。
日本農林水產相林芳正。(翻拍自日本放送協會)
政府加強對進口食品管制,國人理應予以支持,不過相關部會在未經詳細風險評估、掌握充分證據以及備妥配套措施前,就貿然採取擴大管制措施,應有探討空間。且正值外國相繼研擬放寬對日本食品管制措施之際(如加拿大、紐西蘭、墨西哥、智利等國解除了對日本食品的進口限制),時機是否恰當?是否禁得起檢驗?是否對國內貿易商、業者、餐飲等帶來負面衝擊?更應慎重。
尤其正值國內養殖鰻魚發生致癌物孔雀綠不當殘留事件,儘管政府強調係屬個案,但業界憂心日本政府是否會「藉題發揮」,透過逐批檢驗、要求我方出具藥物檢驗合格證明等手段,阻礙台鰻正常輸日(日本為台鰻最大輸出國),政府應速擬定對策,避免其他產業無辜受到波及,引來更多民怨。
當然,食品安全才是國人最關心的問題,而衛福部過去四年檢驗六萬八千九百六十二件日本進口食品,有二○七個樣本驗出微量輻射,但沒超過台灣及日本標準。且國外亦有調查報告指出,福島食物的放射性,除了野豬肉和蘑菇偶爾還有輻射污染超標外,已經回到事故前情況,對此我國官員有必要解釋清楚。至於日前發生的日本食品標籤造假,問題究竟出在哪個環節?是國內還是國外商人所為?政府應查明嚴懲,必要時修法補強把關效能。
話說回來,日方雖態度強硬,但是台灣為該國農產品和食品第三大出口國,若該限制措施長期化,日本食品在台灣的市佔率有可能被紐西蘭、美國等對手所取代;加以安倍內閣正積極推動農產品出口振興政策(計畫到二○二○年讓日本農產品的出口增長一倍至一兆日圓),基於貿易考量,雙方尚有協調空間,無需鬧到WTO。
如何在國際規範下,儘快透過雙方協商,讓日方瞭解台灣民意,對偽標食品與誤食含輻射食品的憂心與憤怒,主動提出相對防治對策,早日讓爭議落幕,讓台日貿易回歸常軌,正考驗雙方談判代表的智慧與能耐。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 張文杰
筆者找了三一一核災發生後和最新日方公布的所有國家對日本食品管制表發現,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例如:歐盟、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對於日本進口食品的管制,都是採取逐漸放鬆的作法。大家猜猜有哪個國家是反其道而行去加強管制的?答案是只有中國和台灣!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衛福部是想跟日本宣示,馬政府的標準是以中國為標準嗎?
再細看管制的方式,更發現一件不得了的事情!現在全世界也只有中國和台灣禁止日本茨城、栃木、群馬和千葉這四縣的「所有」食品,這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管制方式,不像其他國家都是看情況去禁止「部分」的食品。因為成田國際機場還有東京迪士尼樂園等知名景點皆在上述四縣之中,難道衛福部是想告訴我們台灣人去這些地方時,所有的食物和飲料皆不能吃喝嗎?這種毫無科學根據和道理的管制方式,難道也要跟中國看齊嗎?
廠商做假標籤,應該是要處罰相關廠商,並修改規定來補漏洞,而非用加強管制的方式處罰無辜的廠商和農民。就像頂新油品出問題,政府卻去處罰義美和其他油商,這合理嗎?
(作者為清華大學工科系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