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李筱峰專欄〉「日治」與「日據」平議

我必須坦白招認,我過去常用「日據」時代來指謂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時代。文藻外語學院的黃美惠老師非常心細地發現我以前的用詞,於日前傳訊問我,收錄於拙著《台灣近現代史論集》的論文〈近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全文皆採用『日據』,是因為當時寫作背景是一九九五年,仍以抗日史觀為主流嗎?還是當年兩者兼用或混用並無不妥呢?」

沒錯,不僅一九九五年我發表該文時全篇通用「日據」,即使到了一九九九年我寫《台灣史100件大事》時,我仍使用「日據」一詞,我當時為此還特別在該書前言提出如下說明:「有關『荷據時代』或『荷治時代』,『日治時代』或『日據時代』的用語,雖然荷蘭入台,是明帝國政府的條約認可,日本領有台灣是馬關條約的認可,因此,有許多人以『荷治時代』『日治時代』較『荷據時代』『日據時代』合理,這種用語曾經引起台灣內部抱持強烈反日情緒的中華民族主義者的反彈。本人以為,本書既然立足於台灣的主體立場寫作,則任何政權未經台灣住民同意,不論以何種途徑入台統治,皆可以『佔據』視之。因此,本書採用『日據時代』等用詞,一來既不違背本書原始立場,二來也不讓反日狂熱份子有扣我『日本皇民』帽子的口實。」

我當年為何使用「日據」,用意應已清楚。如果再聚焦「日據」一詞來看,日本領台固然是因清國於馬關議和割台所致,但日本並非因此就輕輕鬆鬆接管台灣,而是經過軍事行動打敗台灣民主國才完成的。這不是「佔據」是什麼?吳湯興、姜紹祖、徐驤等抗日先烈,從新竹作戰到彰化,尖筆山之役大挫日軍,可還歷歷在目。

我過去用「日據」有我的策略上的用意,但話說回來,「日治」絕對比「日據」周延而清晰。但最近關於這兩詞的爭議,卻出現將兩詞歸分在「統」「獨」兩種立場,認為「統派」使用「日據」,而「獨派」使用「日治」,如此區隔並非事實。現在統派中也有許多人採用「日治」,蓋因其語意清晰且是中性詞。

但我今後決定放棄「日據」而採「日治」,理由如下:一、馬政府日前硬性規定公文書一律改用「日據」,態度蠻橫,我要嚴拒以示抗議!二、近閱周婉窈教授文章,解釋「日據」字面意思是「日本占據」,是軍事性的,「日據」若用來講日本領台之初的軍政時期(1895/08/06-1896/03/31)有其道理,但用來講整個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則不恰當。此說有理,我應接受。三、僅對日治時代稱「日據」,而對其他同樣以武力在台統治的各階段卻避開「據」字,顯然不公。患有「仇日幼稚病」的馬英九,獨好「日據」,殊不知中國國民黨靠軍事戒嚴與動員戡亂體制統治台灣,也是一種典型的佔據。怪不得最近網路上流傳如此說法:荷據→鄭據→清據→日據,接下來是「悲劇」。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