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教育公共化 台灣待努力

◎ 楊智強

去年十二月三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將每年一月二十四日定為國際教育日(International Day of Education) 。國際教育日的訴求,筆者相信即是落實「教育公共化」,確保國民教育機會均等,縮小貧富差距。以下從幼教、國教、高教等面向,來共同檢視台灣教育環境,是否合乎教育公共化的方向。

少子化問題造成未來勞動力缺口,但相對來說,學齡前兒童進入幼兒園,家長理應有更多選擇。實際上公立幼兒園的開放名額仍然僧多粥少,以筆者居住的嘉義市為例,招生名額九一○人,登記數達一四○六人,仍有近五百名家長無法如願讓孩子就讀公幼。由全球三十五個國家組合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顯示,二至四歲的幼兒托育場所,公立佔六十七%、私立是三十三%。台灣公私立比例卻是顛倒的三比七,距離政府提供教育機會均等的目標,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幼教工作內容的教育事務繁重,幾乎是隨侍在側。卻有為數不少的幼教工作者,如嘉義縣許多鄉立幼兒園,甚至是六都之一的台南市,仍有領最低基本工資的事實,而且幼童們口中所稱呼的「老師」,竟然是以臨時人員進用,卻與一般幼教老師做同樣的工作。面臨著低薪加上同工不同酬,教職員待遇如此,對公幼的教學品質勢必雪上加霜,如何期待從教育縮小貧富差距?

教育現場低薪的情形,不僅止於部份教保員,台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肩負學童營養午餐安全重責的學校廚工,許多進用契約就是按照法定最低工資計算。每週上十八節課的國小鐘點教師,鐘點費三二○元,每個月以四週計算,月薪大約是二三○四○,還比最低基本工資少了六十元!

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劇中師生情誼賺人熱淚,至今許多國中小的學生,雖然不是畢業生,仍得同樣面臨老師離開的處境。地方政府為控管教師員額,大量聘用代理教師,偏鄉尤其嚴重。根據全教總調查統計,全台有逾二萬名長期代理教師,但多數聘期只有十個月左右,每年學生放暑假,代理教師即失業離開原校,缺乏穩定性的師生關係,也變相剝奪學生受教權益。

近年來實驗教育風行,部份偏鄉學校為求創新,改為實驗教育學校之名,品質良莠不齊。以招生國中小學生的嘉義縣豐山實驗教育學校為例,去年全校教師人數十四名,竟然只有一位正式教師!畸形的教職員編制,試問是實驗教育,還是在實驗學生?顯然實驗教育學校是為設立而設立,並沒有專屬的實驗教育團隊。這些家長與孩子有教育選擇權嗎?

私立大專院校是政府授予行使公權力之教育機構,提供教育均等的機會,然而少子化現象下,迫使高等教育有退場機制。根據高教工會取得的資料發現,全台有二十一所私立大專院校的校地,是透過台糖公司廉價承租,其中最低租金每坪每月僅二.二元,比一顆水餃還便宜。這些私校土地取得極度仰賴國家公共資源,卻要求修法允許在招生困難時,透過轉型來繼續把持公共校產,將「水餃股」校地轉型成私人財團的肥水。取之於公共資源,更該有公益董事席次來監督學校決策。

期盼國教出身、重披戰袍的教育部長潘文忠,積極落實教育公共化,呼應國際教育日理念,讓教育真正成為解除貧富差距,建構百年樹人的利器。

(作者為嘉義縣教師會副理事長、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政策部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