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政治狀況

台灣正陷於政治紛亂狀態,主權真正獨立與民主化意味的改革之路,本來是台灣國家重建與社會改造之途,但權力的傾軋發出不諧和音,在一邊跌倒一邊發現的情境,不確定的發展彷彿陰影籠罩。政治狀況,讓人搖頭。這就是台灣嗎?

二○○○年政黨輪替,本被譽為寧靜革命,但台灣的國家並未真正轉型。中國國民黨的問題雖近乎解決,但之後是中國共產黨挾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正統中國脅迫流亡在台灣的中國依附屈從。外部問題形成台灣更大的困擾,不只國民黨舊勢力反撲,本土陣營改革力量也矛盾四起。無黨有派、比起從前的無黨聯盟似乎另有聲色。台灣的政治為何發展成這樣,難道政治是無本生意?

已故愛爾蘭文學研究者吳潛誠,曾以許信良和林義雄兩位民進黨主席為例,談到台灣政治改革運動的文化課題。許信良在一九九六年還脫黨與民進黨提名人彭明敏競選。而林義雄在黨主席任內輔佐陳水扁當選總統,後來退黨。

吳潛誠提到一九八○年代,許信良到美國西雅圖訪問,在私下座談愛爾蘭問題時,不經意地說:「如果今天讓愛爾蘭人投票決定國家前途,他們可能不贊成獨立,…因為在政治和經濟上反而壞處較多。」吳潛誠說,做為一個識時務者,真正的理想不會存在。這也是台灣政治改革運動的隱憂。

吳潛誠以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中,對葉慈影響很深的歐李瑞為引子,談到林義雄。歐李瑞涉嫌叛亂被英國政府逮捕入獄,原為政治人物的他,後來全力推動經由文化和教育促進愛爾蘭意識。但在台灣這並不被廣泛重視,相對而言太孤高了,甚至會被說不懂政治。

從台灣看愛爾蘭,其實就是從愛爾蘭看台灣。參與愛爾蘭文藝復興的人,很多是英國人的後代,是Anglo-Irish。戰後移入的有些新台灣人即是。可惜,不只本土台灣政治人物不一定真正重視建構新國家,遑論仍附隨在國民黨的反動力量。

包括民進黨在內的台灣政治改革運動陣營,有許信良這類人,權謀轉向、變色,也有林義雄這類人,堅持理想。台灣的民主化和真正獨立尚在顛沛之中,除了外部原因就是內部原因。台灣有些文化人常常依附政治人物的褲腳,並未形成真正重要的文化力量,不足以導正方向。戒嚴時代如此,民主化後依然如此。

經濟功利主義,而不是文化的價值影響了台灣的政治,即使改革運動的陣營也一樣。吳潛誠感嘆:台灣自己的同胞,有時候並不那麼可愛。…但這裡發生的一切,我們有切身感覺。也許是喜悅、也許是病苦,…但我們難以置身事外。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