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積極反毒 創造多贏

◎ 楊永年

日昨檢調破獲史上最大,可供三百萬人使用並將銷往馬來西亞的一粒眠毒品案,負責送貨的嫌犯在出境菲律賓時遭檢調逮捕。這則新聞再度震驚國內社會,並為「製毒王國」惡名再添乙例。單從「緝毒」可能難以根除或洗刷台灣製毒王國的臭名。那麼,政府應如何積極反毒,才能洗刷製毒王國的臭名?

一、資訊分享:要能瓦解製毒工廠,不能靠個人或單一機關,必須建立檢警調合作機制。然而,因為緝毒獎勵機制的僵化,使得緝毒線索、經驗、關鍵資訊等,不見得會「分享」;或者,各機關可能各自建置「資料庫」,卻不見得願意分享重要資訊,在此情形下,要能進一步瓦解「製毒集團」,就可能存在困境。至於能否打破「機關本位主義」,既有的「行政院治安會報」或「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都是很好的整合平台。

二、形成反毒政策:近年來我緝毒機關破獲毒品金額與數量屢創歷史新高,這某種程度也代表政府「反毒」(政策)失靈。可能的原因有三:

第一,緝毒績效容易衡量,工作誘因高;但反毒成效卻難以衡量,或反毒不易展現工作績效或表現,因此容易遭忽略。第二,反毒需投入資源更多:由於反毒的難度有時不下於緝毒,甚至可能比緝毒的難度更高,因為反毒的內涵包括緝毒、防毒、戒毒(藥物濫用)、教育等;需要整合或投入的行政資源頗高,例如反毒和所有部會都有直接或間接關連性,但除檢警調外,多數機關不認為反毒和他們有關。第三,緝毒案例未整理並轉成反毒政策,如前述,緝毒成功同時代表反毒失靈,但如何從緝毒經驗,整理出有效的「反毒政策」,這部分似乎相當缺乏,除了誘因低,反毒和緝毒屬不同專業領域,都是關鍵因素。

三、建立兩岸與跨國合作機制:從目前個案資訊顯示,送貨嫌犯預計前往菲律賓,而毒品將運往馬來西亞。這代表台灣緝毒或反毒策略,不能只有國內思維,而應有兩岸與跨國思維;特別是,新南向(免簽或開放)政策可能造成製(販)毒集團在毒品製造、運輸、販賣更為方便容易。在此情形下,如果建構兩岸與新南向國家進一步的反毒(含緝毒)合作,有其必要。例如,當菲國總統杜特蒂公開表達「台灣是製毒王國」的同時,不妨同步強化或深化雙方(跨國)合作機制,當可創造多贏。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