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謝院長切勿引領向西忽略了人民的心聲

謝長廷先生今天正式接任行政院長,作為輿論的一份子當然對他有相當期許。我們特別要提醒他,今天台灣所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必須虛心傾聽人民的心聲,並要以大氣魄的行政手段,來為人民謀取最大的福祉。 

  謝院長在南部六年,應該不只了解南部人民的心聲,也應了解全台灣人民的需求,以及問題的關鍵所在。就南部而言,在產業發展上以及生活環境及就業機會都不如北部。但謝院長也應深知,南部所面臨的問題,也即將擴散至全台灣。因為在台北所聽所看的都只是某些統派媒體的聲音,而勞工、農民,甚至中小企業的聲音及利益常被忽略。我們相信謝院長到台北後,會站在全國的制高點上,用全方位的眼光治理國政,期使國家步入正軌,而不致使南部的困境繼續擴大。

  今天,台灣所面對的困局,第一就是兩岸的關係。我們擔心謝院長對兩岸問題可能較少實際參與,因而對其中的利弊不一定能充分掌握。我們相信以他的聰明,一定很快可以了解兩岸經貿往來,除了台北某些媒體所主張的謬論外,人民和國家必須承擔更多不良後果。事實上這幾年在南部所產生的各種經濟難題,都是急於到中國投資所造成的,謝院長在就任後若仍放任擴大對中國的投資和經濟依賴,不僅南部人民將受到更大的痛苦,而其後果將使台灣永無翻身之日。 

  過去十多年來由於傳統產業大量外移,南部的產業和經濟相對萎縮,不僅失業人口大增,高雄港的國際排名也下跌。近年來南部經濟情況略有好轉,靠的是政府的大量投資,北部較不易找到土地的新興產業開始到南部投資,而不是靠和中國的三通。將來若不對中國三通直航加緊把關,首先是台灣的農漁業遭殃,因為中國農漁產品隨三通大量輸入,被替代的是農漁民的產品。農產品價格的下降,以及防疫措施很難周全所引進更多如口蹄疫等的病蟲害,將使台灣農漁民的收入很快降到和中國差不多,台灣農漁民以往所有的努力成果都將付諸流水。

  其次,在全面直航之後,很多人將不再到東部和南部旅遊,而改去中國。有些人以為直航可吸引大量中國的觀光客,但如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不僅可能造成跳機逃脫而危及國家安全,並搶奪勞工的工作機會,而觀光客也多去少數有名的景點觀光而非一般的休閒,因此對勞工和農民所能從事的休閒農業或其他本土休閒活動少有幫助。至於去中國旅遊的國人則將攜回大量中國農產品、廉價產品及仿冒品的結果,也將使國內農民及勞工的工作減少,甚至連擺地攤的機會都隨之消失。

  謝院長在就任之前,陸續在媒體發表專文,強調「共生合作」與「台灣主體」的理念,並希望經由「協商對話」達到政局安定的境界。當然,政黨合作,族群的共生,都是施政必須優先處理的問題。但是今天主流的民意,其重點可能不完全關注於「共生合作」或「協商對話」,而是經濟如何繼續發展,生活如何改善,國家如何能在國際社會中取得自主的地位,尤其是如何從中國的經濟磁吸力中拔出陷入泥淖的雙足。

  今天民進黨之所以贏得執政權,乃是由於人民對它的政治理念有充分的認同,而不是對某人有特殊的感情。如果執政者放棄了他的理念,或這個政黨在獲得選票後便將所有的承諾置諸腦後,試想人民還會認同這個政黨嗎?謝院長是民進黨員,也是民進黨推出來的閣揆,他不僅要傾聽人民的聲音,還要遵守民進黨競選時對人民所做的承諾。民進黨說要為台灣正名,謝院長就不應說「正名不是當務之急」;民進黨在選舉時大力批判現行的憲法不合時宜,而謝院長竟說在未修憲之前,仍要尊重這部有「一中精神」的憲法。

  尤其讓我們疑慮的是,謝院長在他連續發表的宏文中,始終未對兩岸問題清晰地表示他的立場與未來的行動方針,只是說,先把台灣內部的「零和」對抗化解,台海兩岸才可能開創「非零」的「共生」新局。我們很想說「非零」不是對岸造成的嗎?為何要由我方來負起「非零」的解環者?「共生」也不是我們單方面所能決定的境界,何況謝院長也未說明到底以何種方式「共生」,一國兩制不也是共生嗎?聯邦或邦聯制不也是共生嗎?保持現狀不也是共生嗎?「共生」實在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希望謝院長能將台灣未來的定位說清楚講明白。

  謝院長標榜他將是一個「安定內閣」。我們當然希望他能在閣揆任內「安定」度過,但「安定」也必須有所為與有所不為。「有為」應該是帶領台灣走出一條光明坦蕩的道路,「有所不為」則是不要為和解而和解,為共生而共生,「安定」不是和稀泥,而是從「安定」中求發展,從「安定」中突破困局,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