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麗島 五二O 野百合 太陽花 - 11

◎ 林昱仁

且讓我來分析服貿協議通過後大財團會怎麼做。以軟體服務為例,跨國公司可藉內部調動的名義,把中國的低價工程師以「專家」名義調來台灣工作。因為完全沒有配套罰則,政府也不可能有本事去稽核,所以中國的工程師來台後被轉去做什麼事政府完全不知道。只要三年展延一次,這人可以一直在台灣住到退休,實質上就是低成本低門檻的技術移民。所以不只是軟體服務業,電子設計業搭便車出現一堆中國來的「假專家」是遲早的事。雖說有本事就不怕競爭,但即將發生的並非公平競爭,而是大財團將藉用「假專家」來壓低台灣的技術人員薪資。若薪資再倒退,屆時台灣真正的專家和有潛力的年輕人只怕會選擇移民出走。

國際化沒有錯,但我們要的是他國真正的專家來激盪出火花,提升我們的技術層級。現在的兩岸服貿協議只是製造漏洞給不成材的大財團,讓他們假專家之名大量傾運語言相通的中國中低階技術人力過來台灣,製造就業市場的混亂,這根本就是人力傾銷。沒錯,要國際化這樣的服貿協議遲早得簽,但語言相通的中國就是要特別謹慎以對,因為兩岸有太多不正派的財團會找機會鑽漏洞。誰來審核「專家」的適格性?有沒有總額管制做最起碼的把關?怎麼處分違規的陸資和中國團?

該做的配套不做,有什麼副作用都沒想清楚,卻只會威脅大家非簽字不可,這些人連在企業內都沒有存活價值,如何奢言治理國家?

(作者為小型電子業企業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