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新竹生醫園區定位

█詹長權

台灣大學近日決定設立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並且籌設癌症、心腦血管、臨床基因、組織工程、臨床光電、生醫影像等六個研究所。基本上這個聲稱要結合園區的生物醫學研究與產業發展需求,讓基礎及臨床研究成果商品化的園區是以慢性病為思考的醫療產業發展計畫,在國際自由貿易和傳染病傳播的全球化潮流之下判斷,這樣的規劃其實並不符合國際衛生和貿易的潮流。

如果我們在國際衛生領域看所謂的醫藥健康產業,那麼這個事務就會連結到我們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必要性,因為全球在處理傳染病防治的架構平台上面,世界衛生組織佔了一個相當大的角色。國際衛生上如果有任何產業加入的話,大部分都是在談論傳染病防治這個事情。世界衛生組織在剛結束的第五十八屆世界衛生大會上,幾個重要的決議案也大都與傳染性疾病有關,像是對瘧疾的控制、國際衛生條例、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戒備等。

目前國際衛生裡的傳染病防治上另一個重要的機構,就是微軟總裁蓋茲所成立的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這個基金會募集了四億五千萬美金,於二○○五年六月份起提供研究計畫給九個國家的研究團隊,來突破達成全球健康目標的多項技術障礙。其中包括「製造可立即給予初生兒使用的單一劑量疫苗」、「研發無須冷凍儲存、不需使用針頭的疫苗」、「在基因遺傳和化學領域研發減少病媒蟲數量或使其喪失傳播疾病的能力」…等十四項傳染性疾病控制的新技術。

所以台灣的健康產業一定要有個定位,如果選擇和國際衛生和貿易的主流思潮接軌為目標,現在政府所推動以慢性病為主軸的生技產業政策,就要改變成以傳染性疾病為核心。如果仍然選擇以治療慢性病的產業來發展,就必須認清台灣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和產業基礎,來讓醫藥水準、工業生產和智慧財產權保障上成長進步,讓台灣難成為類似日本或是新加坡一樣的生物醫藥知識、技術和產品外銷之大國。台灣的醫藥市場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量原本就不大,一旦走錯方向,反而可能在全球醫藥生技服務與產品市場的分工分銷下,變成一個被邊緣化的醫藥消費區域,甚至成為國際上不良醫藥生技服務與產品傾銷的對象。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的清楚定位和台灣生技產業的正確走向,不可不慎!(作者為台大國際衛生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