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期待馬英九新主席新作為

中國國民黨主席之爭終於落幕,台北市長馬英九成為國內最大在野黨的領導人。這次國民黨的主席選舉過程,雙方激烈廝殺不下於一般選舉,如何彌補黨內裂痕,將是馬市長的一大考驗。

馬市長是國民黨的明星,國民黨則是最大的在野黨,他將如何領導國民黨,對國內政局不無影響,也攸關能否重拾人民對國民黨的信心。是以,站在人民的角度,我們既要向他致恭賀之意,也期待他有新的作為。

第一,馬市長既然以改革為主席選舉號召,當選後便應兌現支票。國民黨是人民團體,其改革不如政府改革那麼困難,馬市長應有頗大的揮灑空間。長久以來,國民黨最為人詬病者,無非是龐大的不當黨產。馬市長是法律人,國民黨的不當黨產,理應歸還國家,還財於民,這是毫無疑義的事。近年來,失去政權的國民黨,不斷出脫不動產、股票,其資金流向如何,連多數黨內人士都不得而知。我們期待馬市長,對於不當黨產,以及出脫的黨產,都能徹底交代清楚,擺脫國民黨揮之不去的陰影。如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馬市長必難免於口號之譏。

第二,國民黨主席之爭並非開放選舉,其黨員結構決定選舉勝負。此一現象足以提醒馬市長,國民黨之有限黨意與廣大民意之間,必定存在落差。唯有正視這個問題,跨越這個鴻溝,才能啟動國民黨的改造,讓百年老店融入主流社會。二○○○年國民黨失去政權,一直沒有依據主流民意徹底改造,結果二○○四年再嘗敗績,就是值得警惕的殷鑑。如果國民黨固守「正藍旗」的圍牆,即使特定族群能壟斷國民黨,國民黨也無法被台灣社會普遍接受。

第三,去年總統大選之後,國民黨採焦土政策,與政府全面宣戰。在朝野對抗的緊張下,防禦軍購預算遲遲無法通過,危及台灣的國家安全,而敵視台灣的北京當局,則得以乘機統戰分化台灣。尤其是,國民黨挾立法院朝小野大的優勢,施壓政府推動三通、更大幅度積極開放中國投資,國內民生議題則漠不關心,造成台灣失業問題難解,對中國之經濟倚賴程度亦持續上升。我們期待,去年三二○之後反對街頭抗爭路線的馬市長,能夠扭轉朝野對抗的局面,以國家人民利益為先,從事應有的朝野對話與合作。

第四,五年多來國民黨改造不力,失去政權的病灶沒有清除,是以只能訴諸凝聚泛藍選民的策略,而缺乏開發中間選民的氣魄。尤其是,揚棄台灣優先的路線,寄望透過聯共拉抬聲望,導致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過去,馬市長服膺李前總統的新台灣人主張,贏得第一次台北市長選舉,可見國民黨投向主流民意的懷抱,道路是無限的寬敞。近幾個月,中國國民黨前往北京朝共,把反共、中華民國棄若敝屣,其外來心態故態復萌。國民黨向來堅持中華民國立場,每個政黨有其政治立場本屬無可厚非,但面對中國就把中華民國忘得一乾二淨,顯然是自我矛盾之舉。馬市長既然要捍衛中華民國,一定要言行一致。

第五,馬市長表示,有自信兼顧市長與黨主席雙重角色,因此沒有辭職的打算。台北市長是首都市長,國民黨主席是人民團體負責人,兩者未必不能兼顧,但一定要掌握市民優先的原則,不宜讓政黨利益凌駕一切。如果像一年多來的朝野對抗模式,台北市的建設受到拖累不無可能,這當然不是台北市民之福。這一點,馬市長務需拿出行動,以證明沒有辜負台北市民的付託。

二○○○年以來,國民黨的所作所為,令人有走回頭路之感。原來標榜台灣優先的路線,卻淪落到聯共的地步。如果一九四九年被中共擊敗的國民黨,最後墮落成中國的「御用黨」,國民黨的主事者將成為永遠的笑柄。在台灣的歷史上,國民黨與台灣人民共同創造了經濟奇蹟,失去政權前的十餘年國民黨也致力於民主改革,這些都是國民黨不可抹殺的政績。如今,具有執政經驗的國民黨卻主張,台灣經濟只能靠中國,也不尊重主權在民的民主原則,甚至把反共變成投共。須知,如此違背台灣多數人的利益,事實上也不符合國民黨的利益。

半個多世紀之前,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有不共戴天之仇。半個世紀以來,國民黨的命運已與台灣結為一體,中國國民黨早應蛻變成台灣國民黨了。然而,包括這次主席之爭所顯示的,國民黨仍在抗拒本土化的潮流,其政黨體質始終無法脫胎換骨。凡此,也難怪會引起「外省黨」的質疑了。有道是,竹籬笆外的春天更美麗,我們期望新當選主席的馬市長,能夠領導國民黨踏出新的步伐,從徹底改造國民黨本身做起,回歸台灣優先的路線,與二千三百萬人一起當台灣的主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