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別浪費高中生的青春

◎ 朱森元

張曉風教授在本月六日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增加高三國文時數和文言文比例至五五%以上。個人對增加國文時數沒有意見,但增加文言文一事,則認為萬萬不可。

語言是活的,會隨著社會變遷而進化。我們現在用的字詞,有一些在二、三十年前壓根沒看過;也有些從前使用的字詞,現在不是已經消失就是意義改變。何況高中國文不僅是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符合時宜的分析、組織和寫作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用學生能自然體會的白話文,可以事半功倍。教材的選擇應該首重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著作,讓學生對自己生長的地方所產生的文學作品能廣泛涉獵與瞭解。

過時的中國文言古書,對我們的高中生來講,不但地區遙遠,時代更遙遠。好的文言文,淺嚐即可。有興趣的學子,待日後高等學府再做學術研究。一廂情願把高中生的語言學習鎖在中國的古老框架中,不僅開時代倒車,而且嚴重阻礙年輕學子的思考、發表與寫作能力。如果硬要下一代把我們走過的老路從頭再走一遍,不但不公平,而且違反語言進化的原則。

(作者為美國College of DuPage英美文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