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國經驗/開放大學 讓老人上學去

◎ 丘引

因招生人數不足,近年陸續有私校退場。台灣嬰兒出生人口持續低迷,台灣社會的老年人口則節節上升,以二○二三年來說,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佔了總人口的十八.四%,與此同時,韓國比台灣更嚴重,六十五+佔了韓國人口的十九.五一%。因此,二○二五年,台韓將雙雙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六十五+。由此看來,兩國都將面臨嚴重的大學、高中、國中小和幼稚園的關閉,以及房價下跌的機率增高。

大學是否該因招生數不足而關閉呢?以美國來看,不必然。美國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年紀早已經走出傳統學生的範疇,大學和研究所本來就開放給各個年齡層的人申請,但也不因為年紀而有特殊待遇,申請大學和考試及寫報告,非傳統學生和傳統學生一律平等。美國的大學如此開放對美國的社會進步有極大幫助,因為過去學習東西很多都因時代進步而不適用了。

再則,非傳統學生(如四十歲、六十歲、八十歲,甚至百歲)因重回學校,不只有助於個人進步,在促進記憶和認知能力方面也大有斬獲,就像人們常說的,大腦用就進,不用就廢(退),而且提升社會人口的水準,對社會和國家的進步有極大裨益。

運用老年人口紅利 創造雙贏

因此,既然台灣擁有龐大的老年人口,為何不採取老年人口紅利的做法,大方地開放大學給非傳統學生入學?減班或廢校的中小學可成大學分校,讓老年人就近上學。以台灣戰後嬰兒潮人口的龐大數目來說,這對這些大學的存活絕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再說戰後嬰兒潮的人口(一九四六~一九六四),年輕時台灣的經濟正在起步,當時只有三成人口能上大學,七成的人和大學無緣。如今,這些戰後嬰兒潮人口垂垂老矣,但他們也因踩在經濟起飛的年代,大部分的人經濟力還算小有成就,他們有能力也願意支付大學甚至是研究所的學費。

由此,我要問的是,教育部還要綁手綁腳嗎?還是大開大闔讓大學有一線生機,也讓老年人有一個求學窗口,提升生命意義,這樣必然提高老年的身體和頭腦及心理健康,對台灣社會有好無壞。

日本早已是世界最老人的國度,二○○四年就進入超高齡社會,到二○五○年,每三個日本人就有一個六十五+以上的老人(卅六.六%),日本的老年人拖垮他們的中年子女,也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危機。我們該以日本為借鑒,大膽地開放大學來因應台灣人口的改變。

賴總統將長照調整為三.○固然不錯,但更重要的是,讓台灣老年人在往生前不躺床七、八年,甚至像英國伊莉莎白女王工作到最後一刻,應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也是老人的希望所在。更是為台灣社會的產能挹注一股老年人口紅利,何樂不為?

(作者為作家及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老人研究所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