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從台語正名到「講台語蓋高尚」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最近的返鄉之行,不但掀起台灣的人工智慧(AI)產業熱潮,也帶動「講台語蓋高尚」的社會時勢。在媒體的訪談中,這位台灣出身的科技大咖總是多語發聲,台語、英語、華語並用,到夜市、餐館或上台演說,台語講得比許多台灣人流利。立委陳培瑜上月即引黃仁勳「有夠水啦!」的話,質詢「這是什麼語言?」得到「這是台灣台語」或「台語」的回答;的確,調查顯示有八成五民眾贊同此說。

不過,有些人一直對台灣母語等主體文化,抱持敵視態度。黃仁勳的「講台語蓋高尚」風潮雖令他們眼紅,還不便公然批判。教育部七月中旬預告,要把每年的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從「閩南語」正名為「台灣台語」,他們找到了洩恨的出口。幾天後,賴清德在民進黨全代會致開幕詞,全程以台語發音,這幫人等終於按捺不住,大肆撻伐。

針對台灣台語射來的亂箭,無奇不有。有人說,台語和中國閩南話相通,何須正名。有人說,改稱台灣台語,冗贅不務實,顯得狹隘。也有人指控,獨尊台語,歧視其他族群,是文化霸凌。還有人老狗變不出新把戲,拿「去中國化」誣指台語正名。更惡意而無的放矢,把上述幾件事一起牽扯,宣稱是主政者邁向「全面台獨化」的圖謀。

針對台語正名的攻訐,用台灣話駁斥,堪稱「毋捌字兼沒衛生」:既不理解台語被強迫改為「閩南語」的過去,無視台語慘遭禁絕羞辱的遭遇,自絕於語言學和國際趨勢,尤對現行法律一無所知。

先從實務面說。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台灣固有族群及台灣手語都屬國家語言,且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從而,台灣現有國家語言為:台灣華語、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馬祖語、台灣手語。

次談歷史文化。台灣原本是語言的萬花筒,語言的豐富多元是台灣極寶貴的人文資產,原住民語最受國際重視。學界認定台灣應為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或祖居地,總數近三十種原住民語,保存了最多古南島語特徵。

至於台語,漢人四百年前渡海而來,以福建為多,所講的漢語泉州、漳州話,在鄭氏王朝曾是外交通商官方語言。漢人移民「日久他鄉變故鄉」,所用語言清治末期出現台灣話或台語名稱,日本時代官方把最多台灣人使用的語言定名台灣話。戰後初期,台語和閩南話曾並稱,但一九六七年,新聞局下令公部門禁用台語,也只可稱閩南語。

戒嚴時代強迫改名,台語進入被歧視或禁絕時期,在學校講台語遭嘲笑、掛狗牌、罰錢等羞辱成為不少台灣人不堪回首的夢魘,連布袋戲也曾捨台語而「講國語」。台語的復振,隨著民主化而起步,學校、大眾交通工具逐漸出現,如今國小教育把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列為必選課目之一,國中自由選習。但因社會變遷及傳播媒體慣習,台灣各族母語復振,仍有漫漫長路要走。

最基本的,歷經漢人與原住民融合,外來政權加入新語彙,如今台語在原有漢語之外,增添原住民、荷西、日本、英語等元素,雖與閩南話或仍可通,已大異其趣;語言相通而各自命名,國際常見。至於稱台語,也是以使用者最多的語言為之,如英倫三島另有凱爾特語,但以盎格魯人語言的英語為名。相形之下,台灣雖以台語為代表,但與客語、原住民語等都冠上台灣,名從主人,兼容並蓄,凸顯台灣多元豐富的國家語言。

在批判台語正名的各種亂箭中,最離譜的莫過於「去中國化」。戰後強以「閩南語」取代台語,並霸凌羞辱台語的作為,是外來黨國政權「去台灣化」的惡行之一。如今宣稱台語正名為「去中國化」,正是做賊喊抓賊的強盜伎倆,已難得逞。同樣地,教育部舉辦的語言認證,原稱台灣閩南語,二○○八年九年一貫課綱把檢定和教科書一律改稱閩南語,如今台灣台語正名,只是還台語公道,黨國殘餘勢力大做文章,自暴其醜。至於賴清德的台語演講,道地又流暢,堪稱政界典範;以不講華語抨擊,反而顯示批評者仍停留在「國語」莫名優越感,且違法歧視重要國家語言。

台語之外,台灣最需要正名。巴黎奧運開幕,「中華台北」選手進場,法國電視台以「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台灣」正名;富比世雜誌強調「中華台北就是台灣」。從國家之名到國家語言都要正名,凸顯了轉型正義遠遠未竟,我們還不是正常國家社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