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當「鮮浪潮」淹沒《執屋》…

◎ 梁勝添

無形又無所不在的紅線,在本質上扼殺創意,是故台灣戒嚴期間最高壓的時候,電影佳作寥寥。直到八○年代解嚴在即,「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風起雲湧,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大導演相繼登場,各自以代表作在世界電影舞台留名。

是什麼令台灣電影撐過戒嚴,贏來全球注目?政治、社會的轉變固然重要,同樣重要的是創作人本身可敬的堅持。正是台灣電影人在困境中謹守價值,堅持創作,相信自己,時機一到方可發光發熱。他們的經歷,值得其他地方借鑑與學習。

香港過去有「東方荷里活」之稱,然而光芒早已逐漸消退。近日,香港政府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檢查員指引、「鮮浪潮」電影比賽取消放映以反送中運動為背景的作品《執屋》,不過正式宣告這個美譽,與「國際金融中心」的稱號雙雙殞落。

像觀看一齣已劇透的悲劇,雖然早知劇情,但真的看到,仍不禁傷感。這條路不知還有多久才走完,台灣的經驗讓大家看到希望所在。有心人自會堅持,這裡所說,其實也只是一聲「加油」。寫下來不為什麼,只因「人生而擁有表達的權利」,正如十名鮮浪潮參賽導演在質疑當局決定的聯合聲明中所言。

(作者為前香港傳媒工作者,旅居台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