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十多個民間團體將於2月22日下午發起「228?0紀念行動」。(資料照)
歲初的寒冬,冷風颼颼吹。在日本殖民時代教育會館改置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場,展出陳武鎮的一些油畫和木雕,見證白色恐怖戒嚴時代的現實風景。國家人權博物館為他出版系列畫冊的發表會,這個場館也是戰後的美國新聞處,一九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時際,有一場座談會在此舉行,成為歷史見證。
陳武鎮的政治牢,是一九七○到一九七一兩年。二二八事件已遠、五○年代白色恐怖已過,但仍然在戒嚴時期。師範畢業,當兵服役時,在問卷背面寫了批評黨、政的話語,換來兩年刑期,在泰源監獄被管訓。烙印在心靈的政治惡靈創傷,成為他的藝術勳章。藝術成了他自我救贖的力量,也成為他見證歷史的才具。他不服膺藝術的商業主義、市場邏輯,孤高地尋覓藝術的意義光彩。
一些在轉型正義工程進行中,仍然執意被政治惡靈驅使的政客,藉著民主化、自由化後的社會條件,動輒擾亂政局。其實,執政力量面對是國家不完全確立,舊體制的殘留盤根錯節,共產黨中國步步進逼的現實。中國武漢肺炎的鋪天蓋地,倖得阻絕境外,經濟發展也因高科技量能而成績亮眼。但台灣價值並不盡得到不同意識形態政治力量的愛惜珍重,脆弱的民主對照喧囂的反動力量。
真正的轉型正義,應該解構中國國民黨,要求轉型為台灣政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罪責才能成為過去,共同形塑台灣的國家。但看政治現實是,重建的政治力量被來自外部,原以反共敵意對峙的中國掣肘,又被內部未轉型的殘餘黨國心性制約。國共的中國,一前一後成為台灣的陰影。在台灣已近乾涸的戒嚴血跡上,共產黨中國磨刀霍霍,想複製歷史的傷痛。
政治人物們,特別是有協力過戒嚴統治的中國國民黨人,如果去國家二二八紀念館,面對展場的陳武鎮畫作與木雕,上過「囚」的政治課,應該能體認轉型正義的文化課題。台灣,已走過黑暗的白色恐怖歷史,不要再寄情共產黨中國了。這不是黨派問題,是生活在這個國度人們對台灣國家的願景。(作者李敏勇,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