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歐洲經驗︰先顧好本國母語教育

◎ 張惠博

在選舉季節大小造勢場合中,每當候選人能以在場人士習慣、熟悉或喜歡的語言致詞時,常可得到熱烈的回響。顯見說同樣的語言,易於情感交流、相互理解支持與信任。他鄉遇故知,也是同樣的情境與道理。據統計,台灣新住民已達五十四萬人,新住民二代學生有十五萬人。為加強與新南向國家共同合作,培養新二代成為具備跨語言、跨文化的新世代人才,教育部於上月二十五日召開「新課綱新住民語文學習教材發表暨課程啟動元年記者會」。新課綱將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東南亞七國新住民語文課程列為國小語文領域必選,國中、高中也分別納入彈性學習課程與第二外國語文課程選修,讓新住民學生及一般學生都有機會學習東南亞國家的語言。

新北市政府自九十七學年度起設置新住民文教輔導科及輔導團,至今已累積超過十年的推動新住民語言的經驗,一○五年度更協助教育部編輯新住民語文學習教材七語一二六冊。此外,教育部國教署也委託台中教大辦理「新住民語文課程前導學校」協作計畫,並於一○七學年度第一、二學期分兩梯次進行新住民語文課程前導學校之推動,第一梯次自一○七年八月至一○八年一月,計有五三○位學生參加。第二梯次將於今年七月底結束。參加學生人數雖不多,但前導學校推動的經驗,仍應可做為全面實施的借鏡。

有些未能參加前述協作計畫的學校,常因新住民學生家長,認為孩子並沒有學習原居地語言的需要,致學校無法開班。顯然部分家長的想法或學生的學習意願,與教育部政策的想像未必完全一致。他們所持的理由,就是隨遇而安,既來到台灣就是學本地的語言,至於未來能否回饋母國,那是未來的事了。因此,若要培養與新南向國家交涉的人才,自當不限於新住民的第二代,宜擴大廣納人才系統培養。

我有次赴丹麥哥本哈根參加高等教育國際論壇,順道參訪德國柏林大學、中小學科學教育,也曾赴西班牙巴塞隆納參加教育科技與創新研討會,在不同場合皆能聽到或發現,歐盟各國皆把本國母語的熟稔列為學習的最優先事項,再強調外語能力的兼備,以促進國與國之間人才的流動。換言之,歐盟支持語言的多元性,這一原則也刊載於《歐盟憲章》(EU Charter)和《歐洲聯盟條約》(Treaty on European Union)之中。歐盟雖有二十四種官方語言,卻沒有共同的語言政策,也鼓勵住民能使用多種語言,除了母語之外,至少還能說兩種語言。所以,歐盟各國無不重視母語,相較之下,我們對於母語的傳承與維護,力道明顯不足,不僅無法蔚然成風,更漸漸式微了。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