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桃園需要更多小角落

◎ 沈子杰

筆者是愛書人,常到桃園市立圖書館的總館及分館看書,也常借書。看到貴報十月六日桃園新聞版的「桃園公共圖書館擁書量六都墊底」新聞,還滿意外的,沒想到桃園市公共圖書的藏書量,是六都之末。

以個人經驗來說,筆者覺得桃園市立圖書館近年是有進步,圖書資源也尚可,最感恩的,是住家附近有個桃園市圖的分館,至少還有可以讀書寫作的免費去處。不過,若與台灣其他五都,甚至是與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城市相比,顯然本市的圖書館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圖書館是國家文化建設很重要的部分,圖書館提供適合閱讀的空間,有豐富的藏書,讀者有塊寫作思考的小角落,有基本電腦資源讓人上網。另外,公共圖書館不收費,是休閒很好的去處。這對現代居住空間狹小,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是多麼幸福的事呀。

這次中秋節,筆者到市中心的某間咖啡館閒坐看報,當天座無虛席,門口陸陸續續有客人想進來,但已沒位可坐。我觀察店中客人,有一些是來聊天的,看書閱報的也有,也有人只是想靜一下。而當天是國定假日,圖書館沒開門。可見,人們的確是需要有個可以坐下閱讀或靜一下的地方。

身為桃園市民,樂見總圖將於二○二一年啟用,也盼望公共圖書館軟硬體持續提升,包括藏書量、藏書品質、分館閱讀空間—如果有舊建築,也可考慮活化運用,社區圖書館規模應可再擴展,這些都是市民企盼的建設。

(作者為桃園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