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資料照)
◎張鐵志
2010年誠品信義店舉行屋頂音樂節。 (誠品書店提供)
一九九五年九月在仁愛路圓環的第一家誠品要結束時,舉辦了一個不打烊的整夜派對,我在午夜人潮湧動的現場看我喜歡的獨立樂隊演出。那個暑假我剛大學畢業,而我的大學生涯中有很多很多時刻在這家誠品度過。
1989年在仁愛路圓環成立的第一家誠品書店門面更像是一間畫廊,當時確實也兼經營畫廊生意。 (誠品書店提供)
一九八九年成立的誠品,重新定義了書店,改變了閱讀的邊界。尤其是他的前十年,正是一切都正在開始的九○年代,誠品不僅成為台灣的文化地標,更成為當時湧現的各種思潮與藝文活動的平台或者基地。
彼時那個後解嚴的台灣社會正在渴望新的想像、新的思維,八○年代以來已然成形的中產階級則尋求新的品味和生活方式,揚棄黨國體制操控的陳腐美學。
誠品的出現填補了時代的飢渴。在那精緻高雅的書店,文化研究、哲學和女性主義的書被放置在明顯位置,大量的外文書讓我們感覺不會從世界的思想前緣掉落。他們關注另類與邊緣的閱讀,舉辦前衛的文化活動。
當然,誠品不是以一個反叛哲學家的姿態(如台大附近的唐山和其他書店),而是一種布爾喬亞的從容與博雅,一種進步文化精英的姿態。但相對於當時的主流書店,誠品顯得如此獨特、反叛,有品味。
我曾在中山北路七段誠品的庭院中看過小劇場演出,也曾在一九九六年夏天,在敦南誠品外面人行道看香港前衛樂隊黑鳥唱國際歌(那是誠品與「破週報」共同策畫的夏日週末夜晚活動)。
那個時代的誠品有點野,是台灣文化的重要發動機。吳清友先生的確很令人欽佩。
然而,在那之後,一切慢慢轉變了。
一九九七年,「由今日百貨原址改建的西門誠品店,大規模與正式地啟動這樣的結合模式,是這路線的關鍵轉捩點。」評論家阮慶岳提到書店與商場的模式在此時確立。
社會氣氛的變遷(如媒體的淺碟化)、網路書店的衝擊、誠品對於自己虧損多年的反省,甚至後來進軍香港與中國的企圖,讓他們轉型到另一條商業上更可行的道路(更多商場)。於是,當誠品成為台灣最大的書店巨人時,卻似乎失去了前十年的生猛與銳利;當他們變成台灣最閃亮的文創品牌時,卻可能不再是文化生產的中心了。
然而,如果失去了文化的重量與犀利,不再走在時代的思想前端,這個文創品牌還能閃爍出什麼樣的光芒呢?
尤其在近來,獨立書店成為新的文化運動,他們在台灣的各個角落提供了更個性化的書籍陳列,更獨特的空間體驗,文藝與思想類新書作者也更多去獨立書店而非誠品。獨立書店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文化發動機(雖然經營上仍然很辛苦)。
當然,誠品仍然會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存在,我還是會不時去逛書店逛黑膠,甚至這個週日會去誠品電影院看楊德昌,而我接觸到的誠品書店的員工們依然熱血。但無論如何,對於台灣整個文化地圖來說,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後誠品時代」了。
或許此刻又是一個轉捩點,誠品可以好好回首來時路,思考他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書店品牌,什麼樣的「書店精神」。(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