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托育一條龍

◎ 林佳龍、呂建德

少子化成為近年來台灣社會所面臨的沉重問題,不僅關乎未來的勞動力,也涉及各項社會福利體系存續,如老人年金的繳納人口,以及扶養比等也衝擊了老人照顧的問題。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特別設立少子化辦公室,意欲整合資源來發放育兒津貼與處理托育問題;成為少子化辦公室召集人的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也指出,應該由政府補足價差,讓私人托育的取得價格可以與公托一樣。然而,此處涉及的問題除了托育津貼等補助之外,如何管制市場價格不隨補助水漲船高是另一關鍵。台中實施托育一條龍的經驗,實可做為台灣托育政策之借鏡。

公共托育在台灣談論了相當多年,但經常面臨的問題是,全面實施公托需要龐大的經費、大量的場地與托育人員,即使新北市政府極力推動公托,所能照顧到的孩童仍然只有四%左右,家長仍需抽籤等待緩不濟急。或許,我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所謂公共化,應該從政府、市場與家庭三方面著手。政府透過預算補助,表面上似乎可降低家庭托育的費用,但如果市場價格沒有相應配套措施,仍會變成只補業者不補家庭的窘況,使得家長送托小孩的意願並不會因此提高,讓原本的照顧者仍因照顧責任被束縛,年輕人依然不敢生、不敢養。

台中托育一條龍則從社會投資的理念出發,將社會福利視為一種投資,不僅僅是補助托育的費用,亦希望預算的投入能夠產生多重效果,形成正向的循環。而公共化的意義也必須進一步去管制市場價格不合理的調漲,使托育的價格讓家長可以接受,如台中市的托嬰中心與居家托育有價格凍漲機制與分區公告,幼兒園若要調漲價格也必須送教育局核備。如此一來,公托已經跳脫出原本的概念,讓私人托育也能成為公共托育的一環,迅速地擴大平價托育的涵蓋率,台中目前的平價托育涵蓋率已高於台北、新北、桃園、台南與高雄,成為六都之冠。當家長願意送托孩童,原本照顧的家長(大多是婦女)便得以外出工作,改善家戶內的經濟狀況,照顧產業也可進一步擴大,進而增加就業機會。托育一條龍自一○四年七月實施以來,平價托育補助的幼童數增長了二十八.六%,幼兒園入園人數亦增加了四十一.四%,保母、托育人員與教保員人數各成長了二十一.三%、二十五%與四十一.四%,協力托嬰中心家數也增加了十一.七%,這些都反映了以社會投資為理念的托育政策產生了多重效果。

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已在全台實施多年,亦即五至六歲幼童進入幼兒園的學費是由政府補助,或許,中央可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向下延伸,並嚴格實施價格管制。而目前全國向下一個年齡層大約需要八十億的經費,但我們應該了解,每增加八十億,不只是一項支出,更是一筆投資,我們不僅要讓年輕人願生、願養,更要讓年輕人有更多的支持與機會在社會上闖蕩。

(作者分別為台中市長及台中市政府社會局局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