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銀髮舞台上的生命之歌:當代劇場與文化平權的交響

◎夏蜀釣

高齡社會的文化新風景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銀髮族群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成為當代重要的課題。近年來,在文化部積極推動文化平權的政策下,台灣劇場界開始出現越來越多關注樂齡族群的作品,為銀髮族群開創了展現自我、參與社會的新空間。 萬座曉劇場作為台北藝穗節的「場地自主計畫」場域,在今年便以「創新、共融、永續」為核心價值,支持以樂齡、女性與障礙者平權為主題的創作,體現了文化平權的理念。

打破年齡框架的「灰非白」

由平均年齡高達76歲的長者組成的「灰非白銀髮創作劇團」,便是這股潮流中的先鋒。 他們以「灰非白」為名,挑戰著社會對老年人固有的刻板印象,證明年齡並非限制創造力的藩籬。 這些銀髮演員們,有些甚至面臨著失智症的挑戰,卻依然懷抱著對戲劇的熱情,以莎士比亞的經典喜劇「無事生非」和中國傳統故事「梁祝」為靈感,透過即興表演的形式,探索戲劇的無限可能。 「灰非白」的演出,不僅打破了傳統劇場對演員年齡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展現了銀髮族群的生命活力與創作能量。

灰非白銀髮創作劇團成員平均年齡高達76歲,部分成員甚至面臨失智挑戰,此次演出作品「灰非白」以莎士比亞「無事生非」和中國經典「梁祝」靈感,通過即興表演形式,探索戲劇的可能性。(中央社資料照/灰非白銀髮劇團提供)灰非白銀髮創作劇團成員平均年齡高達76歲,部分成員甚至面臨失智挑戰,此次演出作品「灰非白」以莎士比亞「無事生非」和中國經典「梁祝」靈感,通過即興表演形式,探索戲劇的可能性。(中央社資料照/灰非白銀髮劇團提供)

劇場作為社會縮影:關注弱勢、擁抱多元

除了「灰非白」外,萬座曉劇場也支持其他關注社會議題的創作。例如,編舞家嚴婕瑄的「萬華女流」,以一名茶室婦女的經歷,探討社會邊緣女性的生活處境,並透過台語歌曲與詼諧的敘事手法,引發觀眾對女性議題的深刻反思。 另一個例子是由聽人和聾人表演者共同演出的「聚.众」,該作品由大可創藝和众月藝創攜手打造,旨在推動藝術平權與社會參與。 這些作品都體現了劇場作為社會縮影的功能,透過藝術形式,讓觀眾關注到社會中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而促進社會的理解與包容。

文化平權: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台灣劇場界對樂齡、女性和障礙者等議題的關注,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文化平權的重視。 文化平權不僅僅是口號,更需要具體的行動,讓每個人,無論年齡、性別、身體狀況,都能夠平等地參與文化活動、展現自我價值。 劇場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藝術形式,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力量,能夠觸動人心、引發共鳴,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 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關注弱勢族群、體現文化平權精神的優秀作品在台灣的舞台上綻放光芒。

(作者為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