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台灣認同飛升;統、中間派政黨前途黯淡

依台灣人認同高漲的事實,如今兩大獨派政黨合計,偏好的民眾有40.1%之多,而統派政黨只有5.9%,中間路線的黨也只有5.3%。民意結構和趨勢如此,價值觀、國族認同再不調整的話,國民黨和民眾黨末來只有更趨沒落而巳。

林濁水

5月,游盈隆公佈民調指出,以台灣人為光榮的民眾高達78%;這幾天,政大選研中心公布民調指出台灣人的國族認同飛升到67%,比上個月大幅上升8.5%,創下歷史新高;中國人認同掉到2.4%-等於幾乎不存在了;至於在1992年認同度曾高達46.4%,居民意主流的「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今天剩下不到台灣人認同的一半。30年來,台灣社會國族認同的變化的劇烈程度真令人吃驚。

台灣人國族認同變遷圖。(圖:取自中央社)

台灣人-台獨認同赫赫然地成長的趨勢,是國內外眾多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客觀條件堆疊成的;然而,主觀的努力也必不可少。認同的變遷,近幾年來,政媒界有個流行:用世代變遷的觀點來做分析的依據。常被提到的世代分類,有美麗島世代、天然獨世代、野百合、太陽花世代等等。但是世代差異本身畢竟不是純粹從天上掉下來的事物,本身也是許多客觀的時代條件的産物;而且任何一種認同變遷都有起有伏,並不會和世代交替百分百呼應。因此,本文要借用一個叫建國思想傳播者(Nationalism Carrier)的觀點來和世代變遷的觀點交錯做個簡要的分析

建國思想傳播者,可能是個人、是政治明星,更有力的則是以建國運動為職志的「使命政黨」。

當年陳水扁看到社會上認同自已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又中又台,不中也不台的最大,便搶搭上不統不獨的便車,這樣做,在民主政治中也是常態,無可厚非。一個政黨如果這樣做,便叫做掮客政黨。掮客也者,自己不開工廠,不事生產,只要鼓如簧之舌認真兜售別人的產品,便可大謀其利者也。這樣做的政黨,在角逐權力的時候,權力往往刻意迴避明確的中心思想。和掮客政黨相對的,是使命政黨。使命政黨也者,就是承擔讓自已的理念在社會中由小眾而大眾的使命,然後取得政權的政黨。

現在就用交錯世代變遷和建國思想傳播者兩個觀點,來看看近30年來台灣人認同的浮沈。

戒嚴時期出現的美麗島集團雖然是左右統獨反威權統治的聯合陣線,但是美麗島世代的主流是台獨,因此解嚴後,抵抗壓迫的聯合基礎不再,統獨便分道揚鑣,由黨外轉化成的民進黨很快地就在1991年通過了《台獨黨綱》,確定成為建國思想傳播者。不過,稍後崛起的美麗島辯護律師,主流如謝長廷、陳水扁卻反對民進黨的台獨化。

1990年代的政治現實是又台又中,左右逢源的「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認同是壓倒性的社會主流民意;相對的,台灣人認同居於少數,台獨認同更加弱勢,因此,陳水扁對《台獨黨綱》非常感冒。一方面,他一心一意要廢除《台獨黨綱》,另一方面,他高舉「新中間路線」,採取不統不獨的立場以求左右逢源。

時至今日,台獨認同隨著台灣人認同的上升,己經蔚為台灣的新主流價值,而既台又中的中間立場支持只剩27.5%,在社會大眾中佔的位置已經相當邊緣化了,於是做為民進黨員不免慶幸,當年民進黨挺住了,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陳謝無論是阻擋《台獨黨決議文》、《台獨黨綱》的通過或廢除《台獨黨綱》都沒有成功。民進黨沒有被陳水扁整個拎著走上廢《台獨黨綱》的路。

台獨認同隨著台灣人認同的上升,己經蔚為台灣的新主流價值。(圖:本報資料照)

1990年代,除了民進黨之外,李登輝的本土化、民主化政策,也使他扮演了雖然比較保守,卻也可以算是建國思想傳播者的角色;這樣,再加上台灣產業轉向高科技及民主化帶來的光榮感,使我們看到了在1990年代,台獨-台灣人認同持續了時間最久,幅度最大的一段上升時間。從(上圖)可以看到1992-1999年,7年之間台灣人認同上升了22.0%,每年平均3%多,中國人認同由25.6%掉到剩下12.2%;但是又中又台則變化不大,從46.4%掉到42.5%。這表示的是原先認同這一項的,有大量轉成台灣人認同,但少掉的又有從中國人認同中大量移進來補充的。

而陳水扁2000年上台的8年執政中,雖然中國人認同持續下降,但是第一任前4年,因為宣布不台獨的「四不一沒有」,超級政治明星扮演了負面的建國思想傳播者角色,壓抑了民進黨的正向傳播效能;而他的第二任既因弊案而聲望重挫,台灣人的光榮感跟著受損,他又走上令美國和台灣社會都提心弔膽的冒險台獨路線,影響所及,8年間成了台灣人認同上升非常遲鈍的時期,縱使這時天然獨的一代已進入被民調涵蓋在內的成年期,但是從1999到2007年,台灣人認同居然只上升了4.1%,8年成長幾乎只有前一個快速上升期的1年稍多一點點。另外,符合他新中間路線的「又中又台」左右逢源的也從42.5%略略上升成為44.7%。

到了馬總統上台,雖然民進黨進入了相當長的不振時期,但是由於民眾對馬的親中産生強烈疑慮,意外地反彈出台灣人認同快速上升的時期,到了2014年,正是太陽花世代叱吒風雲的時候,台灣人認同達到了60.6%的新高峰,遙遥領先又中又台的32.5%,至於中國人認同更掉到了4%都不到的悲劇境地。

接下來,蔡英文領軍乘太陽花和白色力量餘威擴大戰果,雖然選舉大獲全勝,但是她和太陽花調性是有別的。在認同上,她刻意低調的「維持現狀」策略產生了對台獨、台灣人認同壓抑的威力,於是台灣人認同進入1990年以來,時間最長,下挫幅度最大的時期,2015~2018年,有了長達4年,幅度達6.1%的下挫;這段期間,中國人認同仍然乏善可陳,從未達到4%以上,但又中又台的認同和陳水扁當總統時期一樣,長時間的持續上升,從32.5%上升到38.5%。

這不利的狀態直到2019年蔡突然轉向而被稱為辣台妹,再加上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及民眾對聲勢曾如日中天的韓流的恐懼,幾個因素交相作用下,台灣人認同才在2019年猛然回升,2020年又由於防疫有成,國民榮譽感暴升,於是在兩年之間,台灣人認同猛升12.5%,創造了67%的歷史新高,而既中又台的認同,在左右不逢源之下巨挫到剩下27.3%。

台灣民眾對政黨的認同和對統獨、國族的認同高度相關,這已經是常識了。最近游盈隆做了一個政黨認同的民調,使這個常識有了一個數字的依據。他的調查整理如下表。

統獨民眾對各政黨支持度對照表。

統獨民眾對各政黨支持是這樣的:

1、台獨民眾支持民進黨的超多,有42%,支持時代力量的居次,但只有14%,值得注意的是,台獨的居然有18%是什麼黨都不認同的。

2、統派民眾聚集取暖的最後堡壘是國民黨,他們有52%支持國民黨其次是民眾黨有13%。

3、維持現狀,大抵是中間派了,沒錯,支持民眾黨的略略多些。

既然台灣民眾對政黨的認同和對統獨、國族認同高度相關,而目前的狀況是台灣人認同空前上升,統一支持度極度低迷,兩邊通吃的既中也台又很不左右逢源,於是反應在當前政黨的處境上,毫無疑問的,對民進黨大大有利,而國民黨和民眾黨危機重重。

依政大選研中心調查,現在民眾對民進黨的偏好暴升,到了36.8%的空前高度;相對於的國民黨剩下15.8%,竟不到民進黨的一半!至於民眾黨雖然號稱第三大黨,但是只有5.3%,和過去同樣處於第三大黨地位的新黨或親民黨相比,景況都瞠乎其後:新黨一創黨就有5.6%,最高9.8%,連續4年都比民眾黨的最高點還高;親民黨一創黨就有9.1%,最高達15.8%,居然還超過國民黨成為第二大黨,同時,處在9%以上,幾乎是民眾黨最高點一倍的,時間有4年之久。

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圖。(圖:取自政大選研中心)

做為新興第三黨,新、親不只當年民眾偏好度遠勝於今天的民眾黨,而且兩黨一上戲台,就是戰將如雲,人才濟濟,和民眾黨只是一人唱獨腳戲大大黨不同。

依台灣人認同高漲的事實,如今兩大獨派政黨合計,偏好的民眾有40.1%之多,而統派政黨只有16.4%,中間路線的黨也只有5.3%。

民意結構和趨勢如此,價值觀、國族認同再不調整的話,國民黨和民眾黨末來只有更趨沒落而巳。

註:

1. 林濁水,民進報24期,1988,〈台灣建國意識的發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