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台獨是一張單程車票-從統一到維持現狀再到主權獨立

從30年來民意的變化,以及被這樣民意趨勢所帶著走的台灣選舉來看,在台灣,台獨是一張單程車票,隨著時日推移,買這張車票的民眾只會愈來愈多。

林濁水

從穏健台獨看蔡英文2.0

蔡英文接受BBC訪問時回答了許許多多過去從沒有人聽到她講過的話,很嚇了一跳。她說「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我們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無論是「一個中國」概念還是模糊化處理台灣真實地位,台灣人已經很難認同。

「情況已經變了」她說:「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裏,我們一直告訴中國,維持現狀依舊是我們的政策……我認為這是一個對中國非常友好的姿態。」但是現在「模糊化已經不能達到它以前的目的。」

所以她要面對現實,尤其是她身後台灣年輕人的民意。

「我們有一個不同的身份,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國家。所以如果有任何事情與這個理念背道而馳,他們會起身表示這是不可接受的。」

「任何時候你都不能排除戰爭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一直十分努力增強我們的能力」

「對中國來說,侵略台灣的代價將十分巨大。」

蔡英文接受BBC訪問時說「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我們自稱為中華民國(台灣)」。(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從穩健台獨的角度看,她這些話,在在令人驚艷,假使有所謂小英2.0,這些回答才終於使她升級成2.0,比起剛就任時固然令人感到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說的話,比起去年選舉中的,也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選舉時,國民黨雖然大大慢半拍,但是總是一國兩制也反對了,香港雙直選也支持了,所以彼此差別雖然強烈影響老百姓的觀感和選舉結果,但是蔡對台灣主權問題仍然在「維持現狀」的原則下含糊其詞,雙方差距反而沒有同一位蔡英文選前選舉後相比來得大。

穩健台獨三原則

所謂的穩健台獨的有三個基本原則:

一、立場清晰堅定原則:避免北京誤會台灣沒有悍衛主權的決心而做錯誤的判斷,同時避免危險地開統一有望的空頭支票以致後患無窮;相對的要北京逐漸習慣台灣是主權國家的事實。

二、態度善意原則:不主動地刻意地刺激挑釁北京,要追求兩岸和平互惠。

三、政策彈性務實原則:隨主客觀條件變化調整具體政策。

無論如何,蔡總統在BBC的答覆,和穩健台獨的三原則相對照,彼此都相當吻合。

蔡英文在〈台灣前途決議文〉外面繞了20年

在中美新冷戰方興和中國和香港抗爭引起西方國家高度關切的大背景下,台灣這次藍綠雙方對立程度空前的選舉令國際注目程度空前。於是以台灣為對象,現場採訪的各國記者破紀錄的多,大概只有2015年轟動的馬習會差可比擬。

選舉下來蔡總統得票創了有總統選舉以來的最高記錄,國際媒體除了中國之外,口徑一致地認為台灣透過這次選舉站穩維護主權立場堅強地向中國說「不」,蔡總統獲得的來自西方國家的祝賀,盛況又是空前。氣氛如此高昂,蔡總統終於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了。

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這句話正是1999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主題。決議文的基本精神很清楚,就是兩國論。只是決議文通過後的第一年,陳水就以「未來一中」取代〈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兩國立場,他挪用了紀登斯的「第三條路」主張針對統獨,台灣應該採取「新中間路線」,以「不武不獨」立場在就職演說中宣布了「四不一沒有」原則。2000年當了陳水扁的陸委員會主委後,蔡英文依循了陳水扁的新中間路線,也曾同樣跟著說「未來一中」。等到陳水扁因2005民進黨地方選舉慘敗,一時眾叛親離,便走冒進台獨路線,拉攏台獨紅衛兵以鞏固黨內領導權,這時蔡並未跟進,無論如何,國民黨官僚體系歷練出身的蔡英文,謹慎保守,不跟進合乎慣性,在2018年後被柯文哲形容成專門靠挑釁北京操作芒果乾,運作統獨對立實在是莫名其妙的指控。

不只如此,陳水扁走上冒進路線後,她曾受命到美國溝通,經歷並不愉快;2008年擔任黨主席後因為不得不領軍群眾抗議陳雲林來台,被國民黨抹黑為暴力小英;2012年參選總統前赴美,美方強烈表示對她不信任;選舉期間,美方還放話批評;然後在接近投票時,北京發動台商運作九二共識攻勢,嚴重影響選情⋯⋯這一連串不愉快的事衝擊只會使她小心地更加強化她的公務員保守性格,於是模模糊糊的「維持現狀」就是她長期的訴求立場。甚至謹慎到依替她安排川蔡通電話的葉望輝都說,她知道川普要和她通電後,都猶豫了蠻一個時間才接受,又如,她甚至下令衛福部長在WHA大會不可以自稱台灣代表。由於儘管小心翼翼,但是2016就職後,因為先後强調和美日建立價值同盟及參與印太戰略的立場,習近平認定和他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對衝,所以關係持續惡化。

基本上她對這些打壓都低調回應,直到2019年1月習近平說要研擬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蔡終於有第一次比較强硬回應,她說,絕對不接受一國兩制。她的回應使許多泛綠之中對她原保守的維持現狀立場的人對她大為改觀,轉而積極肯定。這中間,大支應該就是這樣大轉變的典型。為了蔡英文的轉變大支興奮地作了一首歌〈辣台妹〉。這首歌先說中國恣意打壓台灣:

「回想妳曾為生活偽裝」

「而支董(支=支那=中國)像強盜,他只想要把妳逼到牆角」⋯

「到現在還維持現狀」。

然後歌詞一轉,稱讚她拒絕一國兩制,展現風骨:

「還好妳是最辣台妹,不想要就是勇敢拒絕」…

蔡的轉變,很神奇地牽動了民意對她態度的轉變。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了民眾對她處理兩岸政策滿意的變遷:從2016就任之後,她對北京打壓低調回應,甚至一再央請宋楚瑜去APEC會議蹭習近平,結果民眾對她處理兩岸關係的滿意度一路下跌,從2016年8月的51.4%一直掉到2018年12月,掉到腰斬,剩下25.3%;然後,1月她終於因為反彈習近平的一國兩制,民眾對她兩岸政策的滿意度也立即反彈到43.2%然後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相對於國民黨和柯文哲對港府的軟弱,聲援運動的蔡,整個支持度持續上升,到了2019年底升到新高點52.6%,接下來的就是選票大勝特勝。這樣,國民黨公務員背景的蔡,在陳水扁丟開〈台灣前途決議文〉而主張不武不獨的新中間路線後,從2000年一直到2020年,她對主權的說法上也就在〈台灣前途決議文〉外面繞了20年,才終於繞進〈台灣前途決議文〉之中。

台灣民意基金會所做,民眾對蔡英文處理兩岸政策滿意的變遷民調圖。

蔡進階2.0恐和賴清德關係很小

有一個說法,是她2018年支持度極度低迷,卻能在2019年後大幅回升,是因為初選受到賴清德挑戰而成為小英2.0的緣故。但是對照上圖描繪出來的的支持度浮沈軌跡,將會發現這說法恐怕站不住腳。理由首先是,賴宣布挑戰她的候選人資格是在2019年3月18,但是蔡的支持度早在2019年1月随著民眾對她處理兩岸政策的肯定,上升已經開始了。其次,雖然被稱辣台妹,既拒絕一國兩制,又聲援香港民運,但是直到投票前蔡英文其實仍然小心嚴守維持現狀的模糊路線。距離穩健台獨的標準仍然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從穩健台獨的立場,她還談不上是進化到2.0的階段。她成為2.0是在選舉獲勝受到大環境的鼓舞之後。

「台獨VS.維持現狀」之戰取代「統VS.獨」之戰

她在BBC的專訪中說了她宣布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她說「要面對現實」,「尤其是身後台灣年輕人的民意。」

READr 從去年 11 月底在兩位總統候選人共 21 場的造勢現場訪問支持者,得到 1414 份有效問卷,內容有許多非常有意義的數據。首先這調查發現在選舉中到政見會場的英粉、韓粉在年齡上的對比非常強烈。在蔡的政見會場,39歲以下年輕人佔絕大多數,50歲以上的人相當的少;相反的韓國瑜政見會場年輕人少得可憐,年紀高度偏老,其中以50~59歲最多。可見年輕人是她勝選的主力部隊,因此她無論如何,她非重視他們的「民意」不可。

READr 從去年11月底在兩位總統候選人共21 場的造勢現場訪問支持者,圖為參加造勢場合支持者年齡組成。

其次。在蔡英文的政見場中,群眾認同自己是正港台灣人的高達94.8%,相對的這樣認同的民眾在韓群眾中只有21%; 韓的群眾中絕大多數是既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和台灣人一齊都認同的,這高達65.1%,然而這種既中又台,也等於不中不台的差不多只佔蔡群眾中的3%而已。兩人對比極端懸殊。

READr 從去年11月底在兩位總統候選人共21 場的造勢現場訪問支持者,圖為受訪者的身分認同。

身份認同既然這樣懸殊,統獨認同也自然對應得非常懸殊。出現在蔡政見會場的,高達78.3%支持台獨,諷刺的是,雖然蔡以總統身分喚了快4年的維持現狀,但是她群眾中跟著她而支持維持現狀的只有20.8%;相對的,韓國瑜被打成紅統領䄂,但是由於台灣統派群眾實在太少了,大概只有5%上下,因此雖然他們積極支持韓,但也只能在他的政見場中佔到12.6%比例的群眾而已,更諷刺的是,蔡喚了幾年維持現狀,但是這樣的群眾反而大量集中出席韓的政見會,在其中佔了可怕的68%之多。

READr 從去年11月底在兩位總統候選人共21 場的造勢現場訪問支持者,圖為受訪者對兩岸關係未來的看法。

這樣,這調查指出了一個非同小可的驚怪:從熱血支持群眾的屬性來看,這次選戰其實根本和被柯文哲奉為真理的人云亦云:「統獨惡鬥」,距離十萬八千里。他不是「統VS.獨之戰」而是「台獨VS.維持現狀之戰」,同時因為台獨的群眾勝過了蔡號召快4年的維持現狀群眾所以蔡勝選。

台獨是一張單程車票

於是從穩健台獨的立場來看,一直到投票前,蔡雖然在台灣主權的態度上有不錯的持續升級,但是卻一直算不上升到2.0。要在選後塵埃落定,大家發現整個台灣的國內外環境已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一方面,台灣因為民主和民眾維護主權的堅定決心獲得了西方世界空前的稱讚,相對的中國處境空前困窘;另一方面選舉呈現了統派空前大敗,藍綠基本盤確定翻轉;再一方面,天然獨民眾又確定是蔡大勝的主力部隊。在三大條件支撐之下,2.0的台灣人終於把長期奉行陳水扁新中間路線,主張維持現狀的蔡推升成為2.0的穩健台獨或是賴清德說的「務實台獨」的2.0。

選後面對BBC記者,她説「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裏,我們一直告訴中國,維持現狀依舊是我們的政策……我認為這是一個對中國非常友好的姿態。」但是現在不得不重視天然獨的民意,她終於第一次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過去一再強調「兩岸間什麼都可以談」的蔡,現在強調的是台灣的主權未來絕對不會是兩岸談判的標的。

從30年來民意的變化,以及被這樣民意趨勢所帶著走的台灣選舉來看,在台灣,台獨是一張單程車票,隨著時日推移,買這張車票的民眾只會愈來愈多。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1990年代,那時統獨對立方興,憂心忡忡的自由派學者依道氏「趨中論」,認為政客最好的策略是在統獨間走中間路線,這個理論就成了陳水扁「不武不獨」的「新中間路線」的依據,以及延續陳路線的蔡的「維持現狀路線」的基礎。但是我當時看法是,趨中論適合解釋一個國家內政黨社經主張的左右擺動現象,卻根本不能運用在統獨之上。因為主權一旦爭議最後無法迴避主權「最高、唯一、排他」的本質限制,所以一個社會,在選擇上,不是一路趨統就是一路趨獨,短期波動縱使難免,長期趨勢只會是單向,所以主張和主流政界、學界完全相逆的「單程車票論」

經過了30年的考驗,這理論看來無誤。

註:

1. 差別只在於決議文只在國號前加了個「目前」兩個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