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國慶演說中,拋出一個舊調重提的「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迴路球,是個燙手山芋(從「辜汪會談」以來,並未停止過而無結論的議題),未必會得到分數,反讓習近平頭疼不已。倒不如倡議兩岸以新的「和平共識」,讓「92共識」平和退場落幕,既給習大大下台階面子,也可創造新的議題,讓雙方坐下來談,將有利兩岸人民福祉,顯然兩岸的最高領導人,應發揮智慧和包容、仁心,才能有助兩岸進入未來的雙贏局面!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國慶演說中,拋出一個舊調重提的「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迴路球,是個燙手山芋,未必會得到分數,反讓習近平頭疼不已。(記者張嘉明攝)
當然,兩岸和平與世界和平一樣,是受世人歡迎,儘管為老生常譚和不易達成,但此仍是古今中外人們追求的希望和福祉;遺憾的是皆因歷代野心家的權力欲作祟,屢屢掀起戰禍和鬥爭,肇致難達成和平理想。
然則,此一崇高又符合人心期待的理想目標,依然有仁人志士的前仆後繼,不斷的犧牲奉獻推動,總算讓世界進入文明化,一個重視人權的新世紀,使戰事和政治災難逐漸減少,像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未引爆三次大戰(各地零星戰火仍不免),大致上是比較受到國際社會的約束和節制的結果。
台海兩岸從軍事對峙到今天,近68年無戰事,自是好現象,亦為國際社會視為一個「和平」的例子。但因中共當權派始終有傳統封建的「王朝」遺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須知台灣為大清割讓給日本,日本戰敗投降放棄交美處理,因韓戰爆發,美方才交由蔣介石管理,並未有任何國際條約規定須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與已擺脫兩蔣威權統治,走向民主化的中華民國台灣,扞格不入,也一直糾纏在「國共內戰」的歷史思維中。並不放棄武力「併吞」統一台灣,才搞成今天劍拔弩張局面,毫無意義!
簡言之,台灣有近九民眾成希望「永遠維持(和平)現狀」,而歷年來多次的民調都顯示,台灣人民希望兩岸「永久和平」,證明雙方實應就現階段建立一個規模弘遠的和平基石,以進行對等、互惠的經貿文化的交流。
是以,蔡當局今天提出的:「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珍惜20多年來的兩岸協商交流成果,尋求對等、尊嚴、彼此都能夠接受的互動之道,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而此「政策核心」包括: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確保沒有挑釁、沒有意外;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建立周全規範,強化民主機制,利益公平共享。
也就是說,台灣將在深化民主機制的基礎上,以更前瞻積極的作為(係指取代「92共識」),來推動兩岸建設性的交流與對話,進而建構可長可久的兩岸和平穩定關係,這才是正道!北京當局何不坦然就此建立兩岸「和平共識」,放棄打壓和軍事恫嚇動作,促進大家和平交往,順理成章,當不會變成歷史罪人!
反觀「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說法,近5、6年來中國學者確有認真討論過,惜因中南海作了「兩國論」(另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判斷,幾乎中止,然何以會不時被提起?主要在「促統派」相煎,搞得「欲速不達」的尷尬困境。而現台灣民主化20多年了,年輕世代根本無法接受俯仰由人的兩岸交流,故又有些研究討論,但似乎是困難重重,有待突破。
例如十多年前,就有一位中國楊姓經濟學者應邀訪台,對台灣政治環境做了深入訪談。回北京後,曾向高層建議,應盡快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問題,沒想到被某單位中途擋下。而2010年二月中國公佈一項國家級研究計劃,內容以「海洋周邊權益問題」為主,其中談到兩岸政治定位,說明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問題,對中共已難以迴避。使此議題又浮出檯面,像同年的五月,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就在《中國評論》月刊發表專文,再舊事重提,認為大陸須從容面對『中華民國』的問題,以創造有利條件。
到了去年,中國學者楊海峰發表專文表示,當前對台政策的最大問題是,沒能有效解決兩岸主權對立的主要矛盾,而在兩岸次要的統獨矛盾上亂投醫。大陸若再不解放思想,正視中華民國的現實存在,合情合理合法定位兩岸政治關係,恐不利「92共識」的深化云云。而廈門學者陳孔立,則認為北京當局,只要能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與台灣對話,可為和平統一作出貢獻云云。
接著,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曾任國台辦主任,知台派),今年二月初在美國演講時,提到台灣新的執政者必須遵守「自己的憲法」、「憲政」等,並罕見不談「92共識」,引發關注。有觀察認為,這顯示北京當局在釋放對台政策的新訊號,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卻旋即戛然中止,這就不言而喻了。
不久前,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就指出:「中國政府擔心中國這個概念被拋棄,直接進入台灣的概念,當然和目前台灣的憲法是不相吻合的,中華民國的憲法現在是有效的,希望民進黨不要推翻現有的憲政構架,這恐怕是中共最後沒有辦法的辦法。」
所謂世事重重疊疊山,人心彎彎曲曲水。兩岸能否以「和平共識」取代「92共識」,或中南海心血來潮,願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或許兩岸真的創造了一個新的和平時代意義,並可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確保沒有挑釁、沒有意外;以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建立周全規範,強化民主機制,利益公平共享。頗值得吾人期待,拭目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