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西進」絕對不是解決台灣農業問題的良方

「西進中國」絕對無法解決台灣農業問題,而貿然西進,絕對是讓台灣農業加速毀滅的歧路。

焦鈞

日前有媒體大肆報導台灣農民西進的成功案例,也以大篇幅版面說明中國的農業技術已經超越台灣。確實,有成功個案,但也有更多的失敗案例;中國農業技術確實突飛猛進,但中國市場的不穩定性與三農問題的嚴重性,卻不見真實揭露。重點在於:

台灣農業的下一步,答案絕對不是「西進」;台灣農業的未來,必須重新審視自身問題,回到當下農民問題的核心,方為解決台灣農業的良藥解方。

西進的迷思

親中媒體的標題「TPP陰影罩,台農菁英加速西進」,又說「台農產品外銷,陸蟬聯最大市場」;在其配套分析稿中,指稱「台水果熱銷大陸栽種技術是利器」、「重視農業研究陸砸錢急起直追」、「依賴政府補貼栽培觀念應改變」、「陸數大是美、台小而精互相學習」、「單打獨鬥赴陸務農失敗案例多」等,林林種種的報導,不外乎就是要說明一件事:農業菁英正在加速出走,中國成了台灣農業的第二春。

這絕對是謬誤與偏見!

首先,台灣面對自由貿易的壓力,農業絕對不應該被犧牲,也不該有所謂的「自求多福」;台灣確實是小農,小農面對農業強國的競爭,更需要農政部門的重新盤整與規畫,擬定新的農業策略以為因應。在新農業政策仍未完全出台、仍在與基層農民溝通之際,媒體提出台灣農業問題解藥就是「西進中國市場」,不僅預設立場,更是一種謬誤與偏見。

台灣農產品,特別是仍具備出口優勢的「生鮮水果、漁牧產品」,其市場銷售絕對不能單靠「廣大市場」,而更需要的是「分眾市場行銷通路」的功夫,下得夠不夠深。(圖:農委會提供)台灣農產品,特別是仍具備出口優勢的「生鮮水果、漁牧產品」,其市場銷售絕對不能單靠「廣大市場」,而更需要的是「分眾市場行銷通路」的功夫,下得夠不夠深。(圖:農委會提供)

所謂的謬誤,在於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過高,且絕對不能單以「人口基數」為單一考量;台灣農產品,特別是仍具備出口優勢的「生鮮水果、漁牧產品」,其市場銷售絕對不能單靠「廣大市場」,而更需要的是「分眾市場行銷通路」的功夫,下得夠不夠深。

沒有掌握市場消費者的習性,一窩蜂的外銷結果,就是導致台灣生產端的一窩蜂搶種;一旦市場缺乏長期戰略布局與高度,回過頭來就是生產過剩的價格崩盤危機。遽聞,南台灣的鳳梨,已經開始出現這個問題;今年過後,能否有此熱銷中國市場的好光景,已沒有出口商敢打包票。

更不要說,面對中國市場的複雜性與特殊性,不僅要考量通路佈建,其產銷鏈環節從到港口岸到消費者的餐桌,「口岸檢疫」、「冷鏈不足」等又是另一問題;以少數成功個案,或是統計數據上的超標標準,認定中國市場是台灣農業的第二春。當然,在分散市場考量的前提下,回過頭來盤整生產端的資源整合,「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中間環節」讓農民透過外銷市場的拓展,讓收益極大化,也只是整個農業改革的一個環節,而非全部。

沒有掌握市場消費者的習性,一窩蜂的外銷結果,就是導致台灣生產端的一窩蜂搶種;一旦市場缺乏長期戰略布局與高度,回過頭來就是生產過剩的價格崩盤危機。(資料照,記者吳俊鋒攝)沒有掌握市場消費者的習性,一窩蜂的外銷結果,就是導致台灣生產端的一窩蜂搶種;一旦市場缺乏長期戰略布局與高度,回過頭來就是生產過剩的價格崩盤危機。(資料照,記者吳俊鋒攝)

這樣的偏頗報導背後,也帶出另一個現象,就是各個地方首長想要分食中央資源,都想要把自己的地方的農特產品外銷,而忘卻了執政團隊的一體性與合作性。

演變迄今,各個地方首長大顯神通,有可能對未來小英總統的「新農業策略」造成斲傷,執政團隊不僅要做好溝通,更須儘快提出具體政策與做法;特別是雲、嘉、南、高、屏等五個農業縣市,可相互競爭、更有可合作之處,如果中央不出面整合,恐將相互抵銷戰力。尤其是小英政策高度已經提出「大農業公司」,將整合出口、生產、安全標章,建立全新的產銷供應鏈之際,面對特定媒體以「西進為台灣農業下一步」論述的輿論攻勢,更應有所警惕,切勿因地方政府的各自為政,缺乏中央地方的協調一致性,成為農業政策推動的絆腳石。

現實的例子就是,高雄市、台中市以「新南向政策」要求桃園機場航班分流爭取資源,引發地方諸侯向中央搶奪資源的解讀。同樣地,在農業部分也有首長開出第一槍,認為六都以外的農業縣市人口持續外流,「新南向政策卻未看出農業走向和實質經濟政策,要求中央政府儘速為農業國際運銷擬定戰略。」確實,台灣農業必須走出去,日本安倍政府「進攻型農業」也是個絕佳參考對象,但進攻型農業的成功,必須有的完整配套和時間;農業國際運銷的戰略,也不是以單一農產品的成功,去套用在所有的農產品出口模式上。

高雄市、台中市以「新南向政策」要求桃園機場航班分流爭取資源,引發地方諸侯向中央搶奪資源的解讀。(記者黃鐘山攝)高雄市、台中市以「新南向政策」要求桃園機場航班分流爭取資源,引發地方諸侯向中央搶奪資源的解讀。(記者黃鐘山攝)

台灣農業問題,並不是因為要加入TPP才有問題;台灣農業的問題,是根本性的結構性問題。

從現實面的農村勞動力不足、小農體制的收益不穩定、農地使用,一路到上層結構的農業法令的完整性不足,新農業策略如何落實等,看起來是治絲益棼。若地方諸侯要不能摒除本位主義,中央農政單位不加快腳步,農業論述不能取得一致性的高度,類似這樣似是而非的言論,只會繼續充斥媒體版面;最後要說的是:

「西進中國」絕對無法解決台灣農業問題,而貿然西進,絕對是讓台灣農業加速毀滅的歧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