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岳/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安藤百福與速食麵:誕生在嘉義廳的奇蹟
1910年,嘉義廳的吳家產下一名男嬰。男嬰自幼父母雙亡,但在祖父母悉心照料下,仍然成長茁壯。祖父母為這個男嬰取了一個非常台灣味的名字-百福,這位蒙受失怙之痛的男嬰也真的福氣滿滿,創造基業。
成年之後,吳百福遠赴日本,以日本名「安藤百福」就讀知名學府「立命館大學」,同時也在大阪成立「日東商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美軍大轟炸中,安藤百福的日東商會亦未免除災禍,在一次美軍的大阪大轟炸行動中,安藤的事務所與工廠皆遭炸毀的命運。戰後,安藤百福並未回返嘉義,而是選擇留在日本持續奮鬥。他重新成立了「中交總社」,以製鹽為業。
1958年,安藤在自宅設立的小研究室,成功的研發出劃時代的產品「雞湯拉麵」(チキンラーメン)。翌年,將中交總社商號變更,以「日清食品株式會社」掛牌,專營速食麵的銷售。雞湯拉麵問市以後果然大受好評,銷售長紅,日清食品於1963年正式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及大阪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開啟了日本的即席食品(註一)年代。1999年於大阪池田市開幕的「安藤百福即席麵發明紀念館」中,仍然陳列著一間仿照安藤自宅的小間,重現安藤的發明理念:「即使沒有特殊的設備,但只要有想法,就可以用普通的器具,創造出世界性的發明」,紀念著安藤百福的貢獻。
泡麵之王安藤百福。(www.bs-j.co.jp)
安藤百福在1966年赴美考察,發現美國市場與民情與日本的差異;回國之後,安藤百福持續研發,於1971年成功地發明了日後聞名世界的「日清杯裝速食麵」,成功地打入美國的市場。杯麵易於儲存,容易食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均可使用,甚至為了太空作業所需,也能開發出太空中可以食用的速食面,完全符合工業社會即時提供餐飲的需求。從此日清杯麵風行世界,安藤百福也成為舉世知名的泡麵之王。
即席食品的系譜
速食食物在日本被稱為「即席食品」,在英文中,即席食品被稱為「instant food」,顧名思義,即席食品的製作與生產,必須比「快速食物」(fast food)提供更為迅速與便利的料理。即席食品的起源並沒有一致的看法,但近代的即席食品,可能來自1810年英國杜蘭德(Peter Durand)利用金屬容器包裝食品的發明。以罐頭為基礎的即席食物在19世紀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美國南北戰爭士兵的糧食袋、探險家的攜行食品、遠洋船食的糧食儲藏室,都可以看見即席食品的踪跡。
1871年,松田雅典在法國人杜瑞(Leon Dury)的指導下,於長崎製造出日本第一個魚罐頭,1877年,美國人崔特(Ulysses S. Treat)與史維持(Trescott Swert)的協助下,北海道石狩市建立了日本最早專業生產的罐頭工廠。明治時代的日本即席食品與歐美國家一樣,主要用於軍需用途;但是罐裝即席食品價格高昂,民間使用尚不普及。1923年,關東大地震爆發,美國的救援物資採用罐裝,以罐頭為基礎的即席食品才開始普及。
1810年英國人杜蘭德利用金屬容器包裝食品發明了近代的即席食品。(www.bbc.co.uk)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包裝材料的演進、新興市場的需求、醫療用乾燥技術的推廣,均使日本的即席食品更具有發展的潛力。此一時間,即席食品的製作成本持續降低,內容食物種類持續增加,大幅改變即席食品的品類。迄今,日本市面上的即席食品的主要類種,即可分為傳統食品、麵類、罐頭食品、飲料、食材、乾燥食品、冷乾食品、冷凍食品等8類,甚至還有為了特殊目的而研發的、太空食品。舉凡速食麵、拉麵、凍豆腐、米飯,到製作甚為複雜的咖哩飯、丼料理、燒賣、炒麵、果汁均屬於即席食品,倘若說,目前日本人主要的食物均可製作為即席食品,應非誇大之言。
舉凡速食麵、拉麵、凍豆腐、米飯,到製作甚為複雜的咖哩飯、丼料理、燒賣、炒麵、果汁均屬於即席食品。(http://i-ramen.net/index/old/diary303.html)
日本的即席食品除了上述複雜的系譜之外,尚有在街頭隨處可見的自動販賣機,生產另類的即席食品。日本的自動販賣機製造始於1888年的「內國勸業博覽會」,位於下關的俵谷高七為了參展,發明了煙草自動販賣機,開啟了日本自動販賣機的濫觴。根據「日本自動販賣機工業會」的調查,現今全日本有500萬台以上的自動販賣機,購買者男女比例則為9:2。日本自動販賣機因為機能的演進,不限於提供包裝的即席食品,即使是需要調理的料理亦有提供,舉凡罐裝飲料、包裝水、咖啡、漢堡、三明治、各式拉麵、味增湯、各式熱食、便當、麵包、冰棒、炸雞、烤馬鈴薯都有。日本自動販賣機往往以群組方式陳列,各鬧區車站均有自動販賣機角落,偏遠地區有自動販賣機商店,甚至提供在地名產,全時提供安心穩定的即席食品,可說是日式服務最為貼心之處。
日本自動販賣機往往以群組方式陳列,偏遠地區有自動販賣機商店,甚至提供在地名產,全時提供安心穩定的即席食品。(https://www.flickr.com/photos/80375783@N00/3567111559)
即席食品的社會文化現象
任教於萊頓大學的秋特卡(Katarzyna J. Cwiertka)教授在她的《現代日本美食:食物、權力與民族認同》(Modern Japanese Cuisin: Food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強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使得日本人得以接觸到台灣、韓國與滿洲國等大日本帝國殖民地的食物,也奠定了戰後日本食物品類多樣化的輸入基礎。
延續此一觀點,執教於美國紐約大學的索特(George Solt)教授著有《你所不知道的拉麵史:日本的政治危機如何引爆全球食物狂熱》(The Untold History of Ramen: How Political Crisis in Japan Spawned a Global Food Craze)一書,進一步強調即席食品成為戰後日本文化象徵之一,乃是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作為日本戰後嬰兒潮的團塊世代,標誌著大量同質化的勞動力,而為了滿足高速經濟成長的工作型式,快速便捷地提供高品質的熱量自然有所必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安藤百福創造的雞湯拉麵,以及以日清食品為首的日本即席食品產業,自是緩解戰後食物需求的重要產品。
在戰後最為艱困的年代,世界各地都有和安藤百福一樣的人,透過自己的創意與努力,致力於改善與解決人類需求的問題,安藤百福曾言,「即席麵開發成功的那一天,我已經48歲,雖然作為創業者而言,這個年紀有點遲了,但作為人生而言,卻一點也不晚。只要有心,不管是50歲、還是60歲,人生都有再出發的機會」。或許這樣的精神,亦是今日所需。
最後,一起來看日清杯麵為宅男客群製作的廣告;在這個廣告中,製作單位虛擬的「笨蛋大學」中,由北野武擔任校長,小林幸子、畑正憲、矢口真里、新垣隆等具有高度網路話題性的人物擔綱各學部教授,透過這些人特殊的經歷,鼓勵閱聽人積極面對不合理的人生,活出真實的自我,因為「瘋狂成就未來」(Crazy makes the future.),甚為勵志。
註:
註一:在日本的脈絡中,一般將「Instant food」視為只要透過短時間調理即可服用的食品,稱之「即席食品」,或稱為「即席インスタント食品」。即席食品的範圍甚廣,如同本文舉例,舉凡各式熱食、包裝水、湯品到任何主流食品,今日的食品科技均已透過乾燥加工等技術將其「即席食品化」。在中文譯稱裡,對於「instant food」尚乏統一譯法,或亦有一詞多譯的情形。譬如「instant noodle」在台灣譯為速食麵,但在其他華文地區,亦有方便麵、快熟麵、即食麵、泡麵、快速麵等不同稱呼。「速食」相關的詞彙,包括速食店、速食食物、速食食品指涉的多與「fast food」較為相關。而在中國大陸地區稱為的「方便食物」雖然較接近「instant food」的概念,但此一名詞並不為台灣所習用,也不完全等同「instant food」的範圍。考量本文主題與行文方便,乃採「即席食品」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