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別鬼扯
話說先前楊儒門先生跳出來表示,「台灣農業最迫切的問題是行銷」,所以農業教育「必須加強設計、包裝及行銷課程」。由於別鬼扯團隊抱持不同的看法,因此特別撰文「再談行銷,農業就被你們玩死」。況且,行銷絕對是個專業,多數農民都希望自己只需專注生產即可,至於運銷則交由專業負責。
與此同時,Lin Bay好油也藉由台蕉輸日的情況說明,台灣農產品的問題在於品管、供應穩定性、食安、品種與價格等基本面問題上,亦非行銷不強所致。當你只治標不治本時,行銷再強都沒啥用。鮪魚肚男就算用簽字筆劃上六塊肌,從此就橫行女人圈嗎?
然後呢?然後昨天(3/16)蘋果採訪楊,他又改口說「小農不見得要產地到銷售全包,思考生產與銷售專業分工」。
你搞的我好亂啊!
你前幾天才說行銷是最大的問題,所以農民也都要學設計、包裝與行銷,現在又改口說小農可考慮專業分工。你的立場到底是啥?
其實楊不是重點啦。我們想強調的是,這種「台灣農民只會種,不會賣」的論調早已出現20多年了。
當初這種論調出現時,台灣農業發展正處於開始裹足不前、逐步停滯落後的moment。有些人就傻傻以為透過行銷就可以改善台灣的農業問題,只要加點包裝、農民賣的出去,農業就會起死回生。
後來整個社會就冒出文創歪風,總以為文創能救產業,每個都在喊加值。十多年來文創歪風肆虐的結果,就是農產品都愛加些文青風的包裝,變不出新產品的老公司都開始搞觀光工廠。然後一堆人都好像很懂設計,都會談設計,都能針對城市景觀、產品包裝、影像風格談出個一二三四五六七。說穿了,感覺就像90%的女性都自認自己很懂得穿衣服、很懂配色和穿搭,然後98%的女性都認為自己的第六感特準一樣。
行銷很重要,但缺乏生產力硬實力的行銷就跟煙火一樣,Bang個璀璨浪花後就沒有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青別鬼扯 你搞得我好亂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