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還有幻想的,早點死了這條心吧!

陳總統在發表元旦文告後,兩岸政策完全翻轉,而最受矚目的改變,乃是將過去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修正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昨日陳總統更在電子報上指出,過去五、六年來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與啟示,很清楚告訴我們,除非台灣投降,除非台灣接受中國統一,否則任誰執政都是一樣。中國對台灣統戰分化的甜言蜜語,都是虛情假意,中國對台灣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把台灣併吞。因此,陳總統說,「還有幻想的,早點死了這條心吧!」

陳總統的元旦文告、電子報上的感言,在在向國人展現出一個新的阿扁,就是走出新中間路線迷思,回到本土路線、台灣主體意識的阿扁,真正的台灣之子。儘管由原先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遭到泛藍政客與媒體的冷嘲熱諷,指稱是一場文字遊戲,而極盡抹黑之能事,然而此一文字上的更動,意義重大,乃是意味兩岸經貿政策的內涵與精神的徹底修正。換言之,過去那種假有效管理之名,行積極開放之實,全面向中國傾斜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已經調整為以積極、有效管理為核心價值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二○○○年的政黨輪替,曾經帶給國人一個新的希望,就是期盼主政者能夠延續李前總統「本土化、民主化」的路線,深化台灣的主體意識,鞏固既有的經濟優勢,進行根本的改革,將台灣建設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孰料,陳總統上台後,似乎一度陷在新中間路線的迷障,在政治佈局上,意圖以唐飛組閣突破泛藍的杯葛,彌補少數執政的不足之處,在台灣定位上,有所謂的「四不一沒有」、「未來一中」、「統合論」等自我矮化的奇談怪論,在兩岸經貿政策上,則一改「戒急用忍」,另起「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爐灶。

凡此種種,由執政的角度看來,可視為少數執政下的戰術調整,乃是對現實環境的妥協,而非拋棄原則,陳總統或許問心無愧。然而,總結五、六年來的經驗與成效,卻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陳總統固然有意和解,但對內泛藍依舊杯葛,政治僵局化解無望,改革徒託空言,可謂委曲不能求全;對外則中國蠻橫鴨霸的本色不改,台灣備受其打壓,生存空間嚴重壓縮,堪稱忍辱卻不能負重,徒然自喪原則與尊嚴而已。因此,陳總統執政原則的大修正,雖然時機上稍嫌遲了,吾人仍願樂觀看待,盼望如此可為台灣留下一線希望。

陳總統重回本土路線的改變,最受人期待與欣喜的,乃是兩岸經貿政策的轉向。誠如陳總統所說,「中國對台灣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把台灣併吞」,中國對台灣如此不友善,台灣卻把經濟發展的希望寄託在所謂的中國市場上,台商更妄想把中國當成工廠,作為企業擴張的基礎,造成台灣的資金、技術、人才對中國的嚴重外流,而政府不但未善盡管理責任,反而以「積極開放」替這種嚴重傾斜現象披上遮羞布,導致台灣的生存命脈幾乎斷送。如今,「積極管理」取代「積極開放」,代表著政府一種全新的兩岸政策思維,也代表著扁政府對中國僅存的一絲和解幻想破滅了。而對中國「死心」,正是台灣人心重燃希望的契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