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高雄建市百年慶與挑戰

從歷史看,今年是台灣邁向現代發展的里程碑年份。台南慶祝建城四百年,台灣歷史博物館推出「跨.一六二四:世界島台灣」國際特展,展現台灣四百年來,融入世界經貿體系的歷程。有如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所強調,「一六二四年,台灣從台南出發,開啟台灣全球化的開端」。同樣地,高雄也正歡慶建市一百年:一九二四年,「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是這一台灣最大港市百年發展的里程碑,市府啟動「百年好市」活動,以遊程遶境、講座、論壇、展覽及國際交流,展現高雄城市發展的歷史底蘊。

台灣自古是南島語族安身立命之地,其他各族群先來後到,形成今日多元社會,且於民主化之後,逐步扭轉「去台灣化」的歪曲,改正偏頗史觀誤謬。台南建城四百年、高雄建市百年活動,都突破戰後黨國強加的歷史枷鎖與障蔽,還原主體史觀,有助國人瞭解台灣的土地與人民,並擴大面向世界的眼界及心胸。有如賴總統就職時所說,台灣更要自信,不分彼此,大家一條心,大步走向世界,勇敢航向新世界,讓世界迎接新台灣。

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高雄地區就有先民活動。十七世紀荷蘭人到來之前,高雄是平埔族群西拉雅族馬卡道支族的居住地。原住民語言中,用以防禦海盜的刺竹林稱「takau」,後到的漢人移民取其音為「打狗」,日本人又以日語諧音改成「高雄」(Takao)。二次大戰後,續以漢字「高雄」為名。名稱的改變,反映了幾世紀以來,高雄從一個傳統漁村、小型貿易口岸,發展為國際港市。

在城市發展史上,高雄於日本時代經由縱貫鐵路通車、近代化港口建成,進入新階段。一九二○年因地方制度改變,「打狗」更名「高雄」,一九二四年升格高雄市,隸屬高雄州,市役所設於今哈瑪星的代天宮,為高雄設市的開端。其後,高雄成為日本推動「南進」政策要地,現今高雄棋盤式寬敞市街、環狀道路網絡、航空海港建設、現代化都市計畫,都是「南進」時期的產物。二十世紀下半葉,高雄進一步發展成重化工業、商業為主的港市及軍事要地。二十一世紀高雄縣市合併,奠定了高雄市現有發展格局:魅力的港市,南台灣政經、商業、交通與軍事中心,國際知名都會。

從地理看,高雄有許多優勢:一年平均日照近三百天,比台北冬天陰雨的中國型氣候開朗許多。高雄是台灣唯一在市區即山巒、河流、港口、機場、捷運、高鐵兼備的美麗都會;親水的港市特色,為各大都會所獨具。最重要的,不論海空航線,高雄較台北近東南亞,如妥善規劃,往返東南亞及南亞航線以高雄為中心,既縮短航程時間,也有助改善桃園機場的擁擠。

高雄還有其他亮點。它是台灣第一大港,水深及裝卸服務效率,接待世界最大貨櫃輪游刃有餘。從產業面看,高雄有成熟的工業體系及物流網絡,近年朝創意、藝文、科技、數位軟體、水岸觀光等產業轉型。尤其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世貿展覽館、旅運中心等建構亞洲新灣區的面貌,從臨港線到今天的輕軌環狀線,一種屬於高雄的新生活方式,讓百年舊港灣成了青春高雄的引領者。

擴而言之,同屬南部區域的台南,以精緻歷史文化資產著稱,縣市合併後增添了科技及農業實力;最南端的屏東,有熱帶風情,以農漁、觀光休閒產業及原住民文化著稱。中南部是台灣主要製造業與中小企業分佈地帶,有如此深厚的產業實力,若建立以高雄為中心的外向發展策略,往東協及南亞有積極進取的機會,也可為台灣經濟增添活力。

高雄今年還有另一百年盛事,即高雄女中百年慶。一九二四年創立的高雄高等女學校,簡稱省高女或雄女;與一九二二年創校的高雄中學校,即今高雄中學,如今都躋身百年名校;加上後來成立的高雄商業學校、高雄工業學校,都是著名的中學,長年培育眾多人才。

高雄的百年蛻變與風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工業大城常受污染、生態破壞、工業災害困擾,轉型本身原非易事,加上中央政府長期重北輕南、傳統產業大膽西進中國,港市發展一度陷入低潮;城市轉型近年經綠色執政已有進展,但仍須繼續推進。所幸由「出外人」所建構的這一移民城市,已形成了兩百七十三萬「高雄人」的熱情、打拚、質樸、台灣意識,都令人對這一「雄躍南方、百年好市」的突破與開創,充滿期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