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AI會如何改變教育現場?

◎ 劉長青

隨著科技的進步,工廠自動化及生產的機械化已然成為趨勢,在第一波工業自動化,引進機器之後,便開始有大量的人力被機器所取代,這也促使了第一級與第二級產業的轉型。

以農業為例,現今農業其實已經走向科技化,舉凡自動澆灌、溫濕度控制等,均可由機器代勞,在相當程度上減低人力的付出,但也使得沒有專門技術的農夫收入逐漸降低,必須另謀生活。

目前人工智慧(AI)數位科技已然滲入了生活,舉凡大數據、ChatGPT、虛擬實境等名詞也開始為人們所熟知,此時我們不禁要問,下一波將被淘汰的工作會是什麼?會是第三級的服務業嗎?如果是服務業,那麼又是哪些產業會先受到影響?是金融服務業的臨櫃業務?還是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服務業?身為老師,我們又該如何來精進自己?才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我們都知道,傳統以背誦為主的學習法已成過去,現在的學生如果需要查詢資料,只需要按幾個鍵就有許多資料會出現,甚至比老師補充的還要完整,在這個情況下,老師的功能其實有一部分已經被取代,且隨著遠距教學風氣的興起,在家自學也成為可能。其實,已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會選擇在家自學,因此老師必須與時俱進,除了針對自身教學法進行改良,更應該培養學生整合資料、分辨資料真偽的能力,評量方式也應該盡量減少以知識記憶為主的試題,而用較高層次的試題來評鑑學生的分析、綜合等能力。在教學內容部分,老師自行編寫教材的能力應該更予以提升,教科書僅作為教學的參考與輔助,且應該多採取跨領域的整合教學,且教師間應該多做協同以及跨年級的教學,讓學生確實依照能力進行分組教學,且職業試探的階段也應該提早進行,讓學生了解目前科技的應用方式,並增強其學習效能。

但台灣目前有許多學校屬於偏鄉小校,長期以來便面對著社會文化刺激不足的問題,因此在偏鄉服務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善用AI科技,例如在教學上不只跨年級,甚至是進行跨校教學,提升學生的群性發展。並且多給學生戶外探索的機會,落實戶外教學的意義以及課程,讓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再只是教科書或是老師單向的傳授,也唯有如此,教師這個工作才可避免成為下一波被淘汰的人力。

(作者是小學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