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海淡廠與珍珠串

◎ 張炎銘

拜讀「缺水,更缺水資源戰略」投書,個人認為值得商榷。我們不必學以色列,沙漠國家因氣象條件,選擇海水淡化是無奈選擇,但海淡廠出差錯或是戰爭遭轟炸也有風險。個人於去年四月廿四日於「自由廣場」發表「海水淡化廠的糾結」,不再贅述。

台灣雨量豐沛,只是人口眾多,每人分配水量少,加上豐枯不均,水資源營管困難,但抗旱表現其實相當出色,以今年南部水情,還不必進入「分區供水」紅燈,已非常不容易。

開源、節流、調度、備援是水資源營管四大原則。開源一定會付出相應代價,因此要多元化並且適應該地。海淡不是台灣最佳方案,但卻是離島必要手段。節流該全方位,生活與工業用水節水有分級水費節制,工業用水還有耗水費徵收,但高達七成的農業用水卻無外部力量監督節水。農業用水更具用水彈性,因此乾旱初起,就會先減量供水,再嚴重就停灌(美化說法是全面節水),而這也是台灣應付乾旱的終極手段,去年底相關單位洞燭機先,否則今年南部旱情將更嚴重。

近幾年經濟部推動「珍珠串計畫」,加強水資源調度、擴大互相支援,以「同島一命」、「取有餘補不足」的觀點,增加區域抗旱韌性的原則是對的,前年也有石門水支援新竹成功案例,而台南、高雄互相支援也成常態。但台灣社會越來越在意資源使用「在地化」,因此要讓石門水庫供水更穩定的「南勢溪引水至石門水庫工程計畫」,因遭到反對而擱置。而若真乾旱嚴重,台灣又是蕞爾小島,彼此支援還不足,那就可能災區擴大,彼此都成難兄難弟了!

(作者曾任水利署組長,著有《閱讀水庫行腳臺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