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山症教育

■ 高偉峰

看到新聞得知山友陳彬森因高山症山難死亡,令人惋惜,卻也感慨其又是一位因高山症知識不足而造成的冤魂。

美國疾病管制局在旅遊健康黃皮書提醒遊客,一二一九公尺即可發生急性高山症。一四○○公尺高度即可發生高山肺水腫,二七五○公尺即可發生高山腦水腫。但只要能認識高山症,由於嚴重高山症發生通常是緩慢且可預期,除非天候或地理阻隔,沒理由死於高山症。

事實上,山友陳彬森去年也曾由向陽森林遊樂區入山,因高山肺水腫(自己初期認為是感冒),被直升機吊掛下山。此次他也由向陽出發,到達高度與去年相當,卻發生高山肺水腫致命,至為可惜。據報告,曾發生高山肺水腫者,若到達同樣高度,約有三分之二會再發生高山肺水腫。而在發生高山肺水腫前一、二天多有高山症狀如頭痛、頭暈、虛弱、食慾不佳、嘔吐、咳嗽等高山症狀,但這些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

隨著交通工具的便利,現代人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人們更容易到達以前遙不可及的高山。高山症已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台灣三分之二土地是山區,由於地勢陡峭,遊客很容易在幾小時內快速上升至二五○○公尺以上,而快速上升正是加重高山症的重要因素。

為避免國人因對高山症無知而喪失寶貴生命。筆者淺見,高山症推廣教育除了由國家公園、林務局等掌理高山風景區的單位製作書籍、手冊、網站推廣外,建議在所有登山重要入口、山屋及高山風景區都應設置簡易高山症衛教海報或看板教育上山遊客。更應由掌理百年大計的教育部從根本教育開始,除先由各大專院校登山旅遊社團積極教育,更應向下扎根到國民基礎教育,才能避免國人因對高山症認知不足,白白喪失寶貴的生命。

(作者為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