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北約看台美

■ 鄭大誠

據報導,中國今年編列了三五○九點二億人民幣的國防預算,比去年增加十七點八%。雖然中國軍費每年以兩位數增加已經不是新聞,但這個趨勢卻一再加深美國與相關國家的憂慮。

美國憂慮是因為,競爭對手或潛在敵人不斷加強軍事現代化速度與規模,盟邦卻不願提高國防投資,而僅想仰賴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來代行自我防衛之責。這情況可以用北約來說明。

對於歐洲盟友,美國在軍事上特別擔心三個問題。首先是軍費不足的問題。由於北約各國軍費的成長緩慢,國防現代化相對遲滯,事實上使得北約的防禦重擔又會落在美國肩上。

其次,歐洲盟國在軍事資源上的投資不足,將造成與美軍聯合作戰時有「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的問題。北約前秘書長羅伯生(Lord George Robertson)曾說,「北約所有歐洲國家的國防預算加起來雖然有美國軍費的三分之二,但前者的軍事表現卻完全沒有後者的三分之二。」尤有甚者,軍事「互通性」的不足,或許還會造成盟邦受到美軍的「誤擊」,聯合作戰戰力受損,並造成國際政治問題。

最後是歐洲盟國「自我防衛決心」不足。美國與友邦會締結法律上或事實上的軍事同盟關係,當然是出於其本身的戰略考量。如果某地的衝突或戰爭並未與美國的利益直接關連,美國其實非常不願意以軍事方式介入。即使在與美國利益有關的地區,美國也不願意完全負擔起防衛的責任,盟邦必須要展現其以軍事力量保衛自己的決心才行。

對於美國來說,台海當然是其利益所在的重要地區。在一定的情況下,美國也有以軍事力量來保障其戰略利益的想法。也因此,前述美國對於北約的期望同樣地落在台灣身上:美國希望台灣能增加國防預算,同時也展現捍衛自己的決心。在「互通性」上,由於台美缺乏直接的雙邊聯合演訓,這是比較脆弱的一環。但美國提供了台灣可供三軍與美軍整合的「博勝計劃」,至少已為台海戰爭在一旦爆發時提供了某些基礎設施。

然而,我國由於政治因素與一般民眾缺乏了解,以為美國只是把台灣當做「凱子」在搖錢。其實我國所謂的「重大軍事投資」的金額,還遠遠比不上美國國防部與其他國家的訂單。美國所在意的是台灣到底有沒有「能力」與「決心」來防衛自己?不僅對台灣如此,對北約也是一樣。

(作者為淡江大學、台科大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