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三個錯誤的刻板印象

■ 林濁水

「既檢討不三通,又放寬對中國投資四十%上限,鬆綁戒急用忍,錢全都跑到中國去投資了,資金被排擠了,還談什麼投入創新高階製造?」這是反三通朋友對我的質疑。我應該回答的。

台灣社會有這樣的一般印象(包括李前總統):一、認為上世紀有戒急用忍,所以對中國投資大幅壓低,到了二○○○年陳總統時代大幅鬆綁導致大幅上升;二、這既導致對台灣投資不振;三、也是經濟成長趨緩的原因。

這印象深入人心,卻與事實不符,首先我在《共同體》一書中指出,李前總統在九○年代初主張以中國為台灣經濟腹地,大舉開放對中國投資,中間雖經九六年後戒急用忍,但對中國投資金額一直居高不下。中國統計「到位」的台資,九三年到九九年的七年間平均三一.三八億美元,相反的,二○○○年到二○○五年才平均二九.八一億美元,略有降低,數字雖差別不大,但九○年的企業規模和這幾年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例如鴻海九九年營業額才三八二億台幣,但二○○五年躍升到四二一六億台幣,足足十一倍,所以同樣約三十一億美元在不同年份,意義是天差地別。

其次,在對中國投資額度高的九○年代,台商其實對台的投資額度反而高,台灣國內固定投資佔GDP比穩定地維持在廿二%到廿四%的合理幅度,相反的,在對中國投資已實質萎縮的本世紀,固定投資佔GDP最高反而只有二○○四年的二一.一六%,而二○○一年到二○○三年都低於廿%,達到令人擔心的幅度。

第三,無疑的九○年代,對中國投資雖大於本世紀,但經濟成長率反而高於本世紀。

從數字上看來,上述的三個刻板印象明顯是錯的。

儘管如此,大部份廠商一旦對中國投資設廠,則關閉台灣的生產線,這是非常不幸的,只是面對四小龍以外東協中國等投入全球化的生產後,勞力密集外銷產業失去競爭力,不外移,恐怕也只能關廠。

在李前總統推動以中國為腹地策略後,台商大舉西進,台商逐漸在中國如東莞等地形成聚落,產生的拉力已不是九六年戒急用忍擋得住了,到二○○○年時,電子業留在台灣生產的產值已經降到四十九%了,所以在二○○一年後,台灣筆記型電腦大廠老闆在回答為什麼把生產線全搬過去時說:「零件全都在那邊了,我不過去怎麼跟人家競爭?」何況如當時能有航空貨運,台灣組裝業還可能留住,問題是沒有。

黃天麟前輩質疑競爭力那麼強的筆記型電腦和主機板為什麼也都去,原因在此。同時因為NB和MB是最後的組裝階段,所以一旦搬過去,就電子組裝業而言已搬無可搬了,也因此陳總統雖然大幅開放,台灣對中國投資年平均額反而低於李前總統時期,這樣三不三通、開不開放四十%都已無意義了。

(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