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美國疑賴論及蔡英文路線平議

回顧幾個總統努力推動的路線,雖大有堂堂正正的,存在前後路線的矛盾的也不少,甚至有的已經證實不成功,也有維持現狀和推翻現狀的主張同時並存的矛盾。但2018年後,中美新冷戰、美國發動全球產業鏈重構以及烏克蘭戰爭,在在使民主國家改變了大戰略,對台灣的友善達到幾十年來的最高點,使總統的路線縱有瑕疵,也無害於台灣外交關係的改善。只是國家是要長長久久存在下去,政策路線必須力求前後政府的一致性,賴要延續蔡的路線是得體之言,但若賴將所有路線都加以認真執行,會是好事嗎?

林濁水

《金融時報》在選後民進黨信心脆弱到不行時,刋登了資深記者席佳琳一篇專題報導說「賴清德自稱是台獨工作者,令美國很憂慮,後果嚴重。於是民進黨公職動念修黨綱淡化台獨色彩。」《金融時報》瞭解到台獨是民進黨的立足之道,但指出,一旦因此被美國質疑就很慘,蔡英文就是一個例子。蔡在2011年訪美後,歐巴馬政府官員放話質疑她的兩岸主張,她就輸給了馬英九。

美國的懷疑真的決定了她2012年的落選嗎?大有問題。

事實上,2012民進黨之敗,關鍵不是美國質疑,原因另有所在:

1、扁案重擊下2008年民進黨大敗,氣勢重挫,接著,扁案審理從2008延續到2012年投票前夕,審理新聞持續報導,衝擊嚴重。

2、2008~2011年4年,台灣GDP成長率平均3.33%,遠遜於過去,失業率飈升,薪資停滯,經濟低迷,更不幸的是遇到華爾街金融風暴,美國經濟重挫,中國卻繼續挺堅,以致於馬蕭「經濟靠中國救」的訴求打動人心,相對的,民進黨縮緊兩岸經貿的主張受到質疑,ECFA支持度從2009年3月落後於反對者3%,到了2010年5月逆轉成領先10%,民心轉向強烈。

卜睿哲也曾警告民進黨說,美國干預台灣總統選舉是常態;但是美國政府的干預就會決定了台灣總統的選舉嗎?且舉例說明:

1、2011年《金融時報》席佳琳就已經獨家報導歐巴馬政府對蔡英文不滿了。但是報導刋出後,美國國務院隨著就在記者會中聲明,美國不會在台灣選舉中選邊站。2012年1月14日,投票前夕,前AIT台北處長包道格強調,馬英九若連任,會讓北京和華府都大大鬆一口氣,但是第二天AIT現任處長司徒文發表聲明說「台灣選舉,美國政府立場中立,並表示包道格不具公職身分,說的話不代表美國政策。」

2、更早的2004年總統選舉,陳水扁為求勝選,宣布要舉行防禦性公投,美國非常不滿,第二天美國國務院宣布反對台灣統獨公投,陳水扁被迫喬公投題目;但是又不甘願地公開說「安啦,喬好了,還有第二步」,這更激怒美國。小布希親自當溫家寶面駡陳水扁「可能有意改變現狀,這是我們反對的。」

比較下來,2004年美國公開表達對陳水扁的憤怒,層級高到國務院更到總統親自出馬;相對的,2012年雖然美國政府的確有不滿意蔡英文的,而且放話的人據聞是當時國安顧問唐尼隆,層級雖高,但話卻出諸於匿名,還和包道格一樣,都被美國政府公開否認其正確性,可見2012年美國內部反蔡英文的態度並沒有一致性,強度不高。

無論如何,美國總統的公開斥責駡不倒陳水扁,蔡英文卻被國務院正式否認的匿名放話放倒,太不合理了,毫無疑問的,席佳琳對美國政府不滿導致蔡敗選的論斷誇大得太過分了。

席佳琳專文誇大的地方還不只這樣。她也誇大了賴清德和蔡英文兩人主張的差別。她大大肯定蔡英文2016年當總統後,脫胎換骨而大受美國肯定,而曾說自已是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雖然為了選總統做了自我調整說法,但是「傷害已經造成」。

到底蔡賴有多大的差異,使美國對兩人有那麼嚴重的信任落差?很意外的她居然說差別是「細微」的。差別細微卻影響重大?說服力不免薄弱。

席佳琳肯定蔡英文2016年當總統後,脫胎換骨而大受美國肯定,而曾說自已是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雖然為了選總統做了自我調整說法,但是「傷害已經造成」。(本報資料照)

《金融時報》眼中的蔡賴之別

蔡賴兩人具體的差別在那裡,席佳琳說得淸楚的似乎只有兩點。

第一,關於賴清德,她說,一位匿名美國官員說「當你聽到他宣布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時,很難讓你放心」;「賴多次公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她根據這一點就說蔡賴有不同很站不住腳,因為蔡固然在第一任總統任內沒說過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而賴在當她任命的閣揆,2017時就在國會這樣答覆質詢,並說台灣沒有必要再宣布獨立了,那時兩人說法的確有明顯差距;但是到了2020年蔡英文接受《BBC》專訪時也同樣強調「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我們沒有需要再次宣布自己為獨立國家」時,豈不是蔡賴已經變成得一樣?當蔡這樣講後,也沒聽說過美國因此關切蔡賴開始同調。

席佳琳說蔡會受信任的一個理由是她提到了「該國正式的名稱是中華民國」,而這句話被視為是不宣布台獨的保證。然而,賴清德2017年9月26日到立法院備詢時,豈不就說國家的名字叫中華民國了,兩人既然說了同樣一句話,為什麼蔡的話是保證,而賴的不是?

事實上,蔡2020年的《BBC》專訪回答,和賴的2017年國會答詢.既沒有什麼不同,又都符合1999年民進黨黨大會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也就等於兩人也都走在席佳琳所期期以為不可的民進黨傳統立場上了。

第二,席佳琳指出的具體差別是賴一再在遇到美國官員時,呼籲美國在台灣受到中國攻擊時不要再對要不要介入態度模稜兩可,但是蔡政府一方面避免過於坦率地向美方表達態度。在美國對中國長時間採取和平演變戰略的時,美國的確對介入台海戰爭一直「堅定」地採取戰略模糊立場,因此對美國任何戰略往清晰方向調整的呼籲,形同對美國的冒犯;但是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一方面美國對於和平演變中國已經絕望,另一方面,遇到烏克蘭戰爭的教訓之後,資深官僚縱使仍然習慣於免激怒中國的模糊戰略,但做為決斷者的美國總統乃至主要軍事將領已經覺悟到必須讓舉世周知美國肯定會介入的決心,才能遏止戰爭的爆發,他們還因此到處找機會強調這一個新態度。既然這樣,依據和平演變舊典範的準則要求賴節制,並在這件事上區別賴蔡的高下,似乎沒有意義。

具體主張的差別既然談不上,於是蔡賴兩人如果有差別,那恐怕真的只剩下因為個性使然,說起話來,就如席佳琳強調的,是「語調」有所差別而已了。

蔡英文的外交路線:維持現狀.迷你國外交.中華民國台灣.雙重承認.四個堅持

由於蔡英文的確是幾十年來和美國關係最好的台灣總統,現在偏偏在2024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很令美國質疑的傳言,於是民進黨內不斷有賴應該走蔡英文路線的呼籲。

所謂「路線」也者,源自蘇共和中共。為了統一黨內的分歧,共產黨人在權力競逐時確立路線,區分並動員特定民眾,進而主導黨權,取得意識形態的解釋權和政策概括性方向的決定權,如:李立三全國中心城市暴動路線、瞿秋白調和主義路線;王明的國際路線;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群眾路線、反蘇修路線…等等。台灣方面,在1980年代黨外運動即將進入狂飈時期,不只有議會路線、群眾路線之爭,還回頭稱蔣中正採取了反攻大陸、漢賊不兩立路線;民主化後,台灣普遍流行稱李登輝有體制內政改革路線、務實外交路線、兩國論路線;陳水扁有四不一沒有的不武不獨新中間路線、烽火外交路線;馬英九有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路線⋯等等。最特別的是,2015年後蔡英文路線的說法更愈來愈盛,勝於過去幾任總統;然而更特別的是過去路線在冠上領導人名字後,必然加上一個像城市暴動這類方向清楚,概括指涉的政策範圍又廣泛的稱呼;但是迄今蔡英文路線要接上什麼稱呼,並有什麼清楚一貫的價值內涵,政策指向,卻還沒有聽說過。不過,在回答記者提問賴清德是否會延續她兩岸外交路線時,她回答現任總統主導的外交,對台灣是最好政策。既然如此,她的路線應該從她幾年來特別重視的個別兩岸政策中回溯尋找。

自2015年以來,最被她強調的兩岸政策有維持現狀、中華民國台灣、 四個堅持、 迷你國外交等,另外,她的外交團隊最近又提到了雙重承認政策。

自2015年以來,最被蔡英文強調的兩岸政策有維持現狀、中華民國台灣、 四個堅持、 迷你國外交等,而她的外交團隊最近又提到了雙重承認政策。(本報資料照)

一、迷你國外交路線

一直到2017年以前,中國對太平洋島國的迷你國上都還沒有興趣,因此把中華民國的中等以上國家的邦交迅速搶走,到1975年剩下20多個幾個後,除了繼續施壓美、韓等大中型國家和他建交外,前後40多年一直不在乎地讓台灣保有以迷你國為主的20個多個邦交國。蔡英文當選後,黨內有建議,要有邦交國隨時會斷交的準備,而且建議,迷你國影響力到底非常有限,不必當做外交重點。這樣的建議她並不接受,反而把出訪迷你國當外交重中之重,在新冠肺炎爆發前,出訪迷你國次數倍增於前幾任總統,出訪前動輒高嗆「出去拚外交」。在她敲鑼打鼓拚迷你國外交後,中國打破了40多年來任由台灣維持20多個邦的慣例,2018年中國一出手,一年就搶走了3國,她任內迄今已經斷共了9國之多,剩下的,只有13個邦交國。無論如何,迷你國外交路線愈走愈辛苦了。

二、維持現狀路線

2012年總統選舉,蔡英文以「台灣共識」做為和國民黨競爭的政見,敗選後,面對2016年總統選舉,她改以以「維持現狀」做為兩岸政策訴求。無論就國際社會或國內民眾,維持兩岸現狀是現階段相對討好的主張。只是什麼是現狀,有各種不一様的認定,同時對所認定的現狀要不要予以改變,立場也各有不同:

-中共認為現狀是「內戰的遺留,目前尚未統一,但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的事實並未改變」;而這個現狀一定要改變,直到兩岸統一為止。

-傳統獨派主流對現狀的定位是「一個中國,但是台灣地位未定,台灣尚未獨立」;而這個現狀必須透過公投、正名制憲宣布等法律程序創造主權而加以改變。

-國際社會對現狀的定位主要以美國立場為依歸,現狀是「一個中國,其唯一合法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台灣是事實國家,但法律地位未定」;對各國來說,當然和兩岸都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最有利,因此對台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沒有先天性的排斥,但是由於中共都會激烈反對,所以退而求次,選擇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政策以息事寧人。

-至於1999年之前,民進黨黨綱界定現狀是「主權獨立是現實狀態,但對外尚未獲國際法的承認,形同建國尚未成功」,這一個不利的委屈現狀,台獨黨綱認為應該予以改變。

-1999年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認為現狀是「主權獨立是現實狀態,目前國號中華民國」;民進黨並不滿意這現狀但考慮到一旦到國際場合,難以和維持現狀的主流對抗,因此主張在國際上國號不宜堅持中華民國,必須彈性運用。

-國民黨在馬英九當總統時代是兩岸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但在可見未來將維持現狀,而不放棄統一的終極目標。

-陳水扁在2000年的主張是「不武不獨」,2003後是「公投、制憲、正名創設獨立主權」,和「一邊一國」並行。前兩者是屬於地位未定論,後一者則不明其定位。至於現狀要不要維持,前後一再反覆。

那麼,蔡英文現狀的定位和對現狀的立場又是如何?

2016年之前她對現狀和維持現狀有幾個不盡相同的說法,但是如果以著名的2015年在CSIS智庫演講來說,她刻意不對主權現況定義。儘管如此,從政策的脈絡上看,直到2020年勝選前,她對現狀的定義應該是「不統不獨不武」,而立場是這個現狀應予維持。歷任她的黨、國安會、總統府三秘書長以及外交部長的吳釗燮,甚至直到2023年接受英國《天空新聞網》專訪還清楚地表達他認定的「官方」定位和立場都是地位未定論,他說「台灣實質自治但不正式宣告獨立,這樣的現狀可能無法永遠維持。這意味台灣未來有可能遭中國併入,或者成為獨立的國家。」

無論如何,「不統不獨」不是正常的國家狀態,在這狀態下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為可以建交的主權國家,處境非常委屈,非常不利,雖然就短期而言,因不致於過度激怒中國而可以獲得相對的,但是不穩定的安全;但是就長期而言,在中共的兩岸是中國內政的認定下,台灣欠缺國際法保護,永遠處在中國威脅的被動狀態。

蔡英文模糊定位主權的態度,得到美國許多智庫資深專家和卸任官員如卜睿哲、包道格等的肯定,但是卻使民眾對她的兩岸政策滿意度從2016一路走低。直到2019年1月她調整人設,以辣台妹姿態強硬回應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倡議和聲援香港反送中後,她的聲望才快速翻轉而當選連任。一連任,她主權模糊策略才突然公開巨幅調整。2020年1月14日,當選後的第3天,她接受《BBC》訪問,她說贏到了「令人信服的勝利」,選舉結果是傳達給北京「十分強烈的信息」。在這様的氣氛下,她終於簡潔自信地說「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叫自己中華民國台灣。」;「我們不需要宣告自己是一個獨立國家」。

蔡英文模糊定位主權的態度,得到美國許多智庫專家和卸任官員的肯定,民眾對她的兩岸政策滿意度卻是從2016一路走低。直到2019年以辣台妹姿態強硬回應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倡議和聲援香港反送中後,聲望才快速翻轉而當選連任。(本報資料照)

這樣,她跳出不統不獨不武而走向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主權立場。只是她調整了主權定位後,並没有改變「維持現狀」的說法,但是她所要維持的現狀,內容已經不同了。因為蔡的調整,蔡賴的兩岸立場已經談不上不同了,然而意外的,蔡的立場並不是走到這裡 - 也就是〈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立場而已,非常難以相信的,她對主權還有比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更激進,但又被傳統獨派所不喜歡的主張。

中華民國台灣路線和雙重承認:對內形塑共識對外區隔識別的象徵符號

2019年雙十演說中,蔡英文主張國家認同不應該區分為中華民國與台灣兩個不同陣營,應該團結一致。因此提出「中華民國台灣」做為對內形塑國家認同和對外區隔識別的象徵符號。她還強調要「積極走向世界,克服挑戰,讓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抬頭挺胸。」;2020年她透過英國媒體《BBC》向國際推銷說「我們叫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

整合中華和台灣兩個名稱做為處理認同危機並界定國家領域的,過去幾十年來有兩個途徑:一用句子表達中華民國和台灣一對一的緊密關係,如李登輝說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或「中華民國是台灣」等;另一個作法是把認同中華的民眾和認同台灣的民眾整合在一個國家之內,如,約莫半世紀前國民黨政權的傑出外交官楊西昆建議的「中華台灣共和國」,和原屬蔣中正親信的雷震提的「中華台灣民主國」。

「中華民國不是誰的專利,台灣也不是誰可以獨佔。」透過這句話,蔡總統清楚地承認台灣內部有應予處理的國族認同矛盾。事實上,各式各樣的民調也證實了這個矛盾的存在,總統進一步倡議「中華民國台灣」以整合矛盾。如今,總統倡議的方案已經推動快4年了,應該是初步可以驗收成的時候了。

迄未見中華民國台灣對內整合效果

1、坦白說,無論政媒學各界,迄今使用這個名字稱呼台灣的仍然極為罕見,而民眾肯定更加陌生,陌生的名詞如何產生集體認同?可見要求總統倡議的名字發揮整合認同的效果,肯定還得假以非常久的時日。

2、依政大選研中心的調查,1992到2022年,台灣人的認同從17.6%上升到60.8%;中國人認同從25.3%降到3.3%;「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認同從46.4%降低到32.9%。30年間變化的趨勢非常強勁,儘管政權輪替再輪替又輪替,大趨勢都沒有改變。按理最能和「中華民國台灣」呼應的國族認同理當是「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然而,總統2019年到2022年,推動了快4 年了,「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認同不但沒隨著總統推動「中華民國台灣」而增加,反而從34.3%繼續降到32.8%,而上升的是台灣人認同,從58.5%升到60.8%。無論如何,持續性的升和降,意味的無非是認同競爭仍然持續,並未一笑泯恩仇1

3、總統提「中華民國台灣」的概念是希望在面對外來強權時能發揮整合內部力量一致對外;然而,是認同「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民眾最有團結對外的意志嗎?恐怕相反。再以烏克蘭戰爭為例,目前被俄羅斯輕易佔領的地區正是「既是俄羅斯人也是烏克蘭人」這個雙重認同最高的地區。面對這樣的現實後,涉及深層情感的認同問題,我們到底要尊重社會透過雙方持續在無法逃避的互動甚至辯難中激盪出集體意識的自然的演化途徑?還是選擇透過政治干預讓它休兵停格?實在是我們必須鄭重、謹慎、虔誠地面對的課題。無論如何,總統提出「中華民國台灣」後,為什麼台灣政治的對立愈演愈烈?這樣,要化解對立是不是該另尋出路?

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路還看不到什麼前景

靠「中華民國台灣」奇妙概念化解國內對立,很明顯的,現在還看不到成果,那麼,推動銷到國際上用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生區隔識別功能又如何?

首先,「中華民國台灣」要推銷到國際上,第一個遇到的就是英文翻譯的問題。若翻譯譯成Republic of China Taiwan,文法不通,外國人肯定沒辦法理解是什麼東西,於是總統的講稿中文是中華民國台灣,但是英文翻譯把Taiwan放進括弧()而成為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這樣英文文法雖然可以過關了,但意思卻變成「既叫做中華民國,也叫台灣」-中文的一個名字變成英文的兩個名字,然後,文法通的給外國人用,文法不通的給國人用,內外有別, 在在都是神奇。

就在蔡馬分別訪美、中前夕,3月15日,太平洋迷你非邦交國斐濟傳來好消息-代表處正名成功,原來的Taipei Trade Office in Fiji 正名為 Trade 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to the Republic of Fiji - 於是政界紛紛稱讚中華民國台灣路線告捷,而且振奮的還不限於民進黨人士。

由於外交次長曾公開推薦「雙重承認」策略,在斐濟代表處正名後,外交部官員包括部長,次長、其他官員持續地表示其他非邦交國交往,並沒有排除任何狀況,於是振奮人士認為透過斐濟,台灣已經開啟了一個大有前景的「雙重承認模式」的第一步。

真的大有前景嗎?大有問題。因為:

1、雙重承認意味的是兩岸在平等地位上和斐濟建交才說得上,現在完全不是,現在兩岸一個和斐濟有正式邦交,一個沒有,並不平等。

2、很不巧,稍後,宏都拉斯和中國建交並宣布和中華民國斷交。這當然是宏都拉斯固然守了國際上普遍接受的一個中國立場而拒絕雙重承認的意思;更吊詭的是,瓜地馬拉總統當著訪美的蔡總統面,強調台灣是「唯一而且真正的的中國」,更是同樣奉行蔣中正漢賊不兩立的一個中國立場不渝,而否定了雙重承認。

3、中華民國台灣的「名字」從2019年推動到今天已經快4年了,如果是行得通,為什麼只有一個迷你國家以半價買單,而且未來能不能堅守還在未定之天?

4、宏、瓜雖然都是小國,但畢竟人口都有斐濟約1千倍之多,這豈不是說明只要國家稍稍大到一個程度,要他們背著當前國際一個中國的共識而行便是艱難之舉?正是如此。

總統過境美國時,「一個中國」國際共識的威力和「中華民國台灣」路線之難行展現無餘。在美國印太戰略中台灣居於軍事地緣戰略的核心位置,在科產業戰略中,台灣的晶片產業又扮演中美角力的樞紐位置,在自由民主價值觀外交中,台灣地位同樣重要,但是總統抵美只能是過境,行政官員被限制接觸,美國雖已經提高了待遇,這是好事,只是縱使提高,還是一點也算不上有禮之遇。在象徵符號上更清楚,美國議長稱呼蔡為總統,但既不是中華民國總統也不是中華民國台灣總統,硬就是台灣總統,可見美國之行根本性地證明在目前和可見的未來,中華民國台灣路線或雙重中國路線在美國都完全不可行。其原因除了美國政府已經向中國承諾一個中國立場,無法接受兩個中國意涵的中華民國台灣之外,還因為要靠搏取民眾好感以繼續連任的國會議員,要他在一個在對台灣高度好感卻對中國高度反感的美國社會,無論單獨用China或混用China和Taiwan稱呼蔡英文的國家,肯定不是明智之舉。

由於國共有志一同壓制台灣這個名字,而綠營甚至也有配合的,因此在過去很長的時間,台灣做為國家符號在國際上辨識度非常低;但是自從馬習會、東奧、新冠流行、晶片戰爭等一連串轟動世界的事件發生,國際媒體甚至政界群起而主動為台灣正名「台灣」,TAWAN這個名稱,國際曝光度爆表,辨識度已經急速飇高了,相對的,中華民國繼續曝光度超低,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時辨識高混淆度超高,因此就國際上區隔辨識的符號功能而言,捨台灣而就中華民國台灣或中華民國乃至中華台北,無論如何,實非理性之舉。

四個堅持和雙重承認路線

蔡英文2021年雙十節演講中宣布了四個堅持的政策,內容是:1,「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2,「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3,「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4,「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

四個堅持中的堅持自由民主、兩岸互不隸屬、不容併吞前途必須遵循台灣人民意志等,無論用來對內或對國際訴求都堂堂正正。縱使沒有一項不激怒中共,但是台灣也沒有退讓的餘地。四項中最令人矚目的,無疑是第二個堅持,宣布「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透過雙十演說這様堅持,意義就是宣布兩個中國。「兩個中國」如果連同「中華民國台灣」都只是對內政治消費的訴求,外國沒有干預的權利與必要,但是如要對外在國際上堅持,並不現實。因為〈聯合國2758決議文〉已經決議中華民國代表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雙重承認案又被否決,各國也在這基礎上同意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立場,甚至如美日多數重要國家都在建交公報上承認了這一點,所以在國際多邊關係或雙邊關係,台灣無論要採取烏克蘭- 白俄羅斯式的多重承認,或兩德、兩韓式的雙重承認都已經不再可能。幸而〈聯合國2758號決議〉並未處理台灣的歸屬問題,因此迄今國際上不言而喻的共識是台灣地位未定論。這樣一來,如果國際政治格局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台獨和兩個中國都不可能被接受,但是從國際法的角度看,雖然兩個中國走不通,但是台灣獨立卻可以在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的基礎上獲得空間。就正是台灣獨立有法律空間,才更會觸怒中共,而不是台獨在道德上先天有什麼瑕疵。

由於理解到當前國際上一個中國的共識不是中華民國可以輕易加以推翻的,所以〈台灣前途決議文〉,在接受目前國號為中華民國的同時才會建議一旦到了國際場合,國號不宜堅持中華民國,必須彈性運用。不料,蔡總統如今卻要從斐濟做起點,到國際上推動四個堅持,不知道她是否了解她的主張已經走到比〈台灣前途決議文〉更激進的推翻國際主流的維持現狀的立場了?她這主張雖然傳統獨派肯定大不以為為然,但她實際上等於在追求比傳統獨派更難以企及的目標了。這樣,四個堅持她真的要堅持下去,還是只是說說而已?

回顧幾個總統努力推動的路線,雖然大有堂堂正正的,但她的路線政策之間其實存在著不少前後路線的矛盾,而且有的已經證實並不成功,甚至有維持現狀和推翻現狀的主張同時並存的矛盾。幸好,2018年之後,中美新冷戰、美國發動全球產業鏈重構以及烏克蘭戰爭,在在使民主國家改變了大戰略,對台灣的友善達到幾十年來的最高點,使她的路線縱有瑕疵都無害於台灣外交關係的改善。

國家是要長長久久存在下去,政策路線也要力求前後政府的一致性,所以賴要延續蔡的路線是得體之言,但是考量到賴異於常人的擇善固執的個性,一旦凡蔡的路線都加以認真執行,而不只是說說而已,會是好的嗎?無論如何,在延續路線之時恐怕也要有與時俱進的作為才妥善。

註:

1. 政大選研中心的民調發現,支持「維持現狀」的有57.2%,佔民眾的多數,但是其內涵進一步探討:57.2%的民眾中,支持維持現狀再決定和永遠維持現狀的,各有28.7%和28.5%,可見以永遠維持現狀為終極目標的仍然是少數,至於什麼是永遠維持現狀?依1997年《聯合報》的調查,約有6成的人認為是「另外一種台獨」,這一來,真正以維持現狀為終極目標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可見絕大多數民眾只是把維持現狀當做階段性無奈的權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