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鬼王來鬼扯》打開台豬生產外銷史(下)

50多年農復會的官員在推動農業政策時,生產、通路與外銷市場等面向都已一併規劃,面面俱到,相關官員甚至願意親臨第一線學習。但現在呢?出了事只會補貼、補貼,不斷地補貼,然後在文字遊戲上打轉。

鬼王/文青別鬼扯

上篇

中篇

台灣豬肉之所以能進軍日本市場,其基礎在於台灣養豬產業於1960年代出現了結構性的轉型。1960年代初,由於美國佬想向台灣強迫輸出自家吃不完的飼料玉米,將整套美式的養豬模式移植到台灣,因此建(ㄑ一ㄤˊ)議(ㄆㄛˋ)台灣改變本土養豬型態,讓原本吃地瓜與餿水的黑毛豬,轉變為吃玉米與大豆粉的白毛豬。不得不說,美國佬真的很行,不但能改變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飲食習慣,連畜生也逃不出美國佬的手掌心。

1962年10月農復會宣布,將於1963年起在屏東試辦「綜合養豬計畫」。「綜合養豬計畫」主要核心項目包括改良豬種、推廣配方飼料、改善飼養技術。半個多世紀後重新審視「綜合養豬計畫」,你說這是台灣養豬產業發展的十大建設都不為過。

首先,農復會規定,參加綜合養豬計畫的農戶都必須飼養2頭母豬和20頭肉豬,之後農業試驗單位再以人工授精的方式讓母豬懷孕。光就規模來看,這已是傳統家庭副業養豬型態的5倍以上。若從飼養技術層面看,人工授精明顯比過去牽豬哥與母豬交配的方式高了好幾個檔次。自家母豬的受孕率不再取決於公豬的表現,只要能抓準母豬的發情期,再施以人工授精,母豬的受孕率即大幅提升。再來,豬豬不再像過去一樣,隨便餵隨便養,而是改吃營養成分清楚的配方飼料。豬豬的營養好,當然長得快。提早賣出宰殺,農民就能早點將資金回收,繼續投入再生產,如此循環生生不息。最後,綜合養豬計畫推廣的是LYD三品種雜交豬。L就是藍瑞斯(Landrace)、Y指是約克夏(Yorkshire),D則是杜洛克(Duroc),這三種豬各有所長,有的是肉多,有的是生長速度快,有的是小豬生的多。農民養這種具備「雜交優勢」的豬豬,當然比較好養,也容易賺錢。

綜合養豬計畫推廣的是LYD三品種雜交豬。L就是藍瑞斯(Landrace)、Y指是約克夏(Yorkshire),D則是杜洛克(Duroc),圖為藍瑞斯。(圖:本報資料照)

雖說推廣台灣養豬產業的升級,主要的壓力來自於美國。說穿了,美國就是希望台灣從此大量進口美國剩餘的飼料玉米。但不得不說的是,當時農復會那群技術官僚也很厲害,很懂得借力使力的。他們很清楚知道,如果台灣的養豬產業逐漸發展起來,一時間豬肉供應量變多,以當時台灣社會多數民眾的經濟收入水準,也難以負擔。且1970年代前傳統台灣豬肉市場非常不穩定,缺乏公平公開公正的交易制度,各地毛豬的價格可說是當地「肉霸」說了算。如果豬豬的產量突然增長,一時供需不平衡,肉霸趁機壓低毛豬收購價格,最後倒楣的必定是養豬農民。因此,當農復會推動綜合養豬計畫之時,早已盤算好日後將出口豬肉、賺取外匯。

為了增加出口,1965年時台糖曾嘗試以活體毛豬的形式外銷日本。但如同先前的香港經驗,活體運豬光是檢疫程序就非常麻煩,且海上運送的不確定因素太多。有時候風浪太大,船期就得延後,豬豬就得在岸上多呆幾天,光是飼料錢就耗去不少。且海上航行三不五時就有個巨浪,豬豬隨時有被海浪捲下船的可能。為了拓展日本豬肉市場,1956年時包括農復會畜牧組余如桐、屏東縣長張豐緒等人,便因此共同前往日本訪問。此時訪問確定,日本農協將來台與台畜公司共同建立肉品加工廠,負責輸日豬肉的屠宰、分切與加工事宜。而為了準備台豬輸日事宜,余如桐還特地在日本多停留了一個月,前往「高崎肉品加工廠」,學習符合日本市場要求與規格的豬肉的屠宰與分切。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段故事,有啥感想?鬼王看了就覺得莫名的感動與崇敬。

雖說大家吃的都是豬肉,但不同國家地區的飲食習慣不同,吃法不一樣,這就會影響屠宰分切的方式。舉例來說,美國人不吃內臟,過去美國屠宰場宰殺豬豬時,內臟都被當成是「垃圾」丟掉。因此他們殺豬時,內臟就直接被棄置在地板上,最後再一起清除。所以他們也不可能花時間去把豬肚、大腸、肝連、腰子這些部位,再刻意分切出來。直到他們發現,原來在美國的老中會吃內臟,或亞洲有很大的內臟市場,他們才開始處理內臟。同樣的,若要將豬肉銷售到日本,本地分切就要配合日本市場的需求。於此狀況下,余如桐才刻意留在日本學習分切,返台後再特別前往台畜指導屠宰工人。

1956年時包括農復會畜牧組余如桐、屏東縣長張豐緒等人,便因此共同前往日本訪問。此時訪問確定,日本農協將來台與台畜公司共同建立肉品加工廠,負責輸日豬肉的屠宰、分切與加工事宜。(圖:台畜公司官網)

不難發現,50多年農復會的官員在推動農業政策時,生產、通路與外銷市場等面向都已一併規劃,面面俱到,相關官員甚至願意親臨第一線學習。但現在呢?出了事只會補貼、補貼,不斷地補貼,然後在文字遊戲上打轉。算了,不提了,我們還是回歸正題。1968年8月6日,台畜正式出口第一批共計235公噸的冷凍豬肉到日本。自此開始,台灣出口日本豬肉便逐年增加。

隨著養豬業的蓬勃發展,整個產業越來越專業化、規模化與集中化,傳統的家庭副業型態因此漸漸消失。儘管台灣養豬成本高,實在毫無國際競爭力可言。但由於台灣與日本距離相近,台灣豬肉可以採冷藏豬肉的型態出口日本。相較之下,美國、加拿大與丹麥因距離較遠,過去他們的豬肉早期僅能以冷凍肉的型態出口日本,所以台灣於日本市場上找到了自己的利基點。此外,1980年代由於丹麥爆發口蹄疫,丹麥豬肉禁止出口日本,台灣更趁機填補了丹麥豬肉於日本市場上的空間,成為日本最大的豬肉進口國。而於1996年時,台灣出口日本豬肉已達27萬公噸,佔日本豬肉進口量的53.4%,產值達16.6億美元。當時台灣生產的豬肉,其中1/3供作外銷。可惜的是,1997年台灣爆發口蹄疫,養豬產業從此一蹶不振,在養頭數從原先的1000萬頭左右逐漸萎縮至今日約500萬頭的規模。

台灣豬肉出口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而養豬產業的興盛,也是出口導向所致。簡單來說,台灣真的不大,內需市場很小。任何一個產業若要蓬勃發展,勢必得以國際市場為目標,才能擴大需求,創造產業升級與就業機會。但當政治人物不把國際市場當一回事時,我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