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鬼王來鬼扯》打開台豬生產外銷史(中)

台灣養豬業究竟啥時開始興旺的?雖說從日據時代到1950年代,台灣養豬總頭數確實呈現逐漸增加的狀態,但這樣的增加只是反應人口增加、農家戶數的增加。由於每戶農家頂多養個3-5頭豬,所以當農戶數增加時,養豬總頭數當然會增加。然而,這樣的增長卻毫無意義可言。整個養豬產業的性質,基本上跟明朝清朝時期沒啥區別可言。台灣養豬產業出現結構性轉型、出現蛻變,發生於1960年代。

鬼王/文青別鬼扯

續上篇

與桃園黑毛豬相較,盤克夏骨架身型較大,長得快,確實是適合當肉豬的好苗子,但盤克夏對台灣農民的吸引力並不大。首先,養豬就跟養車一樣。車子越好,保養維修費用也越高。同樣的,盤克夏雖然適合長肉,但你也得餵牠吃好料,牠才能將自己的特點發揮出來啊!但問題是,過去農民養豬就是個家庭副業,不是主業啊。每戶農民只養個3-5頭豬,除了逢年過節宰來吃,另外就是把豬當成piggy bank存錢桶。農民會計算好小孩啥時要開學繳註冊費,房子啥時要花錢維修,女兒啥時要嫁人辦嫁妝,他們會做好時間規劃,就會提前去買小豬仔回家養。等時間到了,需要用錢了,再把豬豬牽到市場賣給肉販、換取現金。因此,對農家來說,豬豬養慢一點、養久一點沒關係,反正農民有的是時間,只要能多花錢就好。盤克夏豬雖然好,但實質意義不大。

其次,桃園種黑毛豬雖然其貌不揚,整身皮囊縐的跟女高中生百褶裙一樣,猶如豬界的沙皮狗,但牠有個徹底KO盤克夏的優點,就是皮囊內包裹了一層厚厚的脂肪。鬼王知道這項特點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荒謬異常,大家都偏好瘦肉,深怕油膩膩的肥肉,為何黑毛豬的肥肉反而讓人追捧稱讚呢?這又跟傳統台灣的農業生產結構有關了。

與桃園黑毛豬相較,盤克夏骨架身型較大,長得快,確實是適合當肉豬的好苗子,但對台灣農民的吸引力並不大。(https://www.whitneycreekfarm.com/berkshire-hogs)

儘管現代社會人人談油色變,但油脂卻是維持人類生命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且能有效供給我們每天生活所需的熱量。人類攝取油脂的來源,除了動物性脂肪,另外就是植物性油脂了。油脂攝取多了雖然會胖,引發心血管疾病。但油脂吃少了也不行,若就我們現今的飲食狀況來說,大家常會吃到的是橄欖油、大豆沙拉油或葵花油等。但大家得注意的是,這些食用油幾乎都是進口的。我們能吃到這麼便宜的食用油,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台灣夠有錢。不管是直接從義大利或西班牙進口橄欖油,從美國、巴西進口黃豆提煉沙拉油,或從泰國、緬甸進口芝麻壓榨芝麻油,台灣人都負擔得起。不過,早期台灣經濟狀況不佳。此外,台灣的油籽作物產量不高,因此植物性食用油的相對價格極高。簡單來說,現代一堆美眉和中老年人整天嫌食物太油膩,但早期台灣人則是苦於吃不到啥油水。2019年度台灣人平均的油脂攝取量為23.28 KG,但日據時代的1935 - 39年間,台灣人的油脂攝取量平均為2.95 KG;而於二次大戰期間(1940 – 44),油脂攝取量更下降至1.33 KG。1.33 KG是啥概念呢?這意謂著每天攝取的油脂量只有3.64公克,差不多就是一塊麥克雞塊內含的脂肪量。正因為油脂攝取量極度不足,所以大家對皮厚油多的本土黑毛豬情有獨鍾。

最後,盤克夏豬的外貌非常詭異,詭異到讓老一輩台灣人嫌棄的境界。鬼王講的不是顏值美醜問題,而是八字問題。盤克夏除了身體呈現黑色或棕色,腳上的四個蹄、鼻和尾巴都是白色,因此俗稱「六白豬」。大家要知道,傳統老一輩台灣人從不覺得白色是純潔無暇的象徵。在他們眼中。白色是喪禮時才會用到的顏色。過去辦喪事時,由於大家平常都窮,沒錢穿鞋,因此除了披麻帶孝外,腳底還要用白布包裹著。看到盤克夏豬的六白特徵,他們直覺這頭豬在披麻帶孝,參加主人家的喪事。所以,「六白豬」還有另一個稱號 -「帶孝豬」。

盤克夏除了身體呈現黑色或棕色,腳上的四個蹄、鼻和尾巴都是白色,因此俗稱「六白豬」。(http://cdkangus.com/berkshire-hogs/)

講到這,鬼王得說個題外話。傳統台灣人對「白腳蹄」動物的忌諱,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你說它是玄學也不為過,鬼王可謂身受其害。鬼王小時候曾養過一隻在街上撿到的混血博美,但這隻博美的媽不知道到底是被哪家的小公狗糟蹋了,所以混出一個詭異的模樣。除了體毛顏色與臉孔還保有博美的精髓外,牠的身材感覺像是發胖的米格魯,然後還長出了四隻白腳蹄。有天外公來作客,探望生病的女(就是鬼王他娘),看到這隻狗就說不吉利,直言鬼王他娘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就是這隻狗帶衰,然後用鬼王完全聽不懂的閩南語嗶哩啪啦發了頓大牢騷。隔天鬼王放學回家時,狗狗就消失了。奇怪的是,鬼王的爹娘和哥哥們都異口同聲、口徑一致表示,狗狗是自己亂跑出去走丟的。但鬼王深信,狗狗必定是被外星人的幽浮吸走的。

講完白腳蹄,我們還是得回到根本問題:台灣養豬業究竟啥時開始興旺的?前面已經說了,日據時代台灣的養豬型態並沒啥重大變化,除了多了個六白戴孝豬,日本人曾推廣一些養豬知識外,台灣養豬仍舊維持家庭副業的型態。雖說從日據時代到1950年代,台灣養豬總頭數確實呈現逐漸增加的狀態,但這樣的增加只是反應人口增加、農家戶數的增加。由於每戶農家頂多養個3-5頭豬,所以當農戶數增加時,養豬總頭數當然會增加。然而,這樣的增長卻毫無意義可言。整個養豬產業的性質,基本上跟明朝清朝時期沒啥區別可言。台灣養豬產業出現結構性轉型、出現蛻變,發生於1960年代。

此處值得一提的是,雖說1950年代時台灣的養豬產業還非常落後,但台灣豬卻曾出口到香港。為啥會突然出口香港呢?這一切都跟當時的反共復國政策息息相關。

大家都知道,香港只是個彈丸之地,且適合耕作的土地極少,所以香港民生需求的基本農產品幾乎都是外地進口。而最在乎保鮮的蔬菜與肉品,主要的貨源地則是中國大陸。由於香港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可自由進出,無形中就變成國、共兩黨相互溝通、角力與鬥爭的場域。而當時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就認為,既然 “You are what you eat”,香港人一直吃共匪的東西,久了也會變成共匪。因此,為了讓香港人能吃到來自三民主義反共復國基地的食物,同時爭取香港民心的支持,我們應當輸出台灣的農產到香港,當時政府稱此為「對匪經濟鬥爭」。

從1952年起,當時的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就擬定了豬肉加工品輸出香港計畫,希望能生產金華火腿、外銷香港,然這項計畫之後就沒下文了。但從1953年起,各界就不時呼籲增產毛豬,外銷香港賺取外匯,同時避免香港經濟受到共匪干擾。1955年八月,台豬輸港終於啟動。當時經中央裁定,由台灣省農會負責向農民收購毛豬,再由台灣省物資局出口給政府特許的四家香港貿易商。而到了1956年底,台灣出口到香港的毛豬已達35,642頭。

1955年八月,台豬輸港終於啟動。當時經中央裁定,由台灣省農會負責向農民收購毛豬,再由台灣省物資局出口給政府特許的四家香港貿易商。(圖:取自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粉專)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輸出香港的是「活豬」。也就是說,將豬豬載到港口後,睡上一宿,通過檢疫,再把牠們趕上船,然後一路晃到香港。到了香港,再由當地的屠宰場宰殺。不過,運送活體也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當初負責承辦運輸業務的「太和企業公司」,由於經驗、技術與設備不足,就導致373頭豬豬於運送途中被臺灣海峽的風浪捲下海底。其後,台豬輸港一直順暢運作著,平均每個月均有3 – 4千頭的出口量,香港可說是台灣最重要、也幾乎是唯一的豬肉出口地。直到1970年由於日本市場逐漸興起,香港的重要性才慢慢衰退。(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