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鬼王來鬼扯》原來長輩傳說中的生長激素白肉雞還得感謝第二次世界大戰(上)

現代化大規模養殖的白肉雞產業的起源究竟為何?是值得追問的問題,原來這一切都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息息相關。為了讓美國民眾於戰爭期間仍能享有充分的動物性蛋白質供應,白肉雞產業才因此走上規模化的發展道路。

鬼王/文青別鬼扯

關於白肉雞因為施打生長激素所以能短短28天就迅速出籠屠宰,如此荒謬的網路謠言早已謠傳多年。鬼王基本上在【文青別鬼扯】已澄清不下數十次,講到舌頭都能生出一朵花的程度了。但有一狗票估計智商符合領取殘障手冊的人仍舊深信,雞農捨得為每隻批發價不到200元台幣的白肉雞施打每單位成本至少要400元台幣以上生長激素,彷彿白肉雞打針也能享受健保優惠一樣。

「白肉雞打生長激素」可說是千年不敗的經典謠言,連國際性連鎖餐飲業都拿來當行銷話術。(https://i.imgur.com/BnezK0z.jpg)

生長激素白肉雞的謠言為何能生生不息、流傳千古?我們無須討論。反正到頭來都是大腦皺褶的問題。但現代化大規模養殖的白肉雞產業的起源究竟為何?卻是值得追問的問題,原來這一切都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息息相關。為了讓美國民眾於戰爭期間仍能享有充分的動物性蛋白質供應,白肉雞產業才因此走上規模化的發展道路。

電視上的機能飲品廣告常說:喝了再上。沒有足夠的能量,就不可能有明阿仔欸氣力。中國古諺有云:兵馬未到,糧草先行。打仗打的是武器、兵力與戰技,但更重要的是後勤補給。康熙48年(1709)準噶爾侵襲哈密,此一舉動立即影響了大清帝國西北邊境的安危。不意外的是,當時朝中大臣分為主戰與主和兩派。面對兩派爭論,康熙帝深知糧草運補對戰爭的重要性,因此下旨要求四川、陝西、甘肅等省分立即備好兵馬與糧草。前方將士如果吃不飽吃不好,就不可能有充足的體力上場與敵人搏鬥。因此,戰爭期間的糧食補給向來是從古至今影響戰爭成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說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死傷最慘的軍事衝突。當時參與的軍人就超過1億,死亡人數(軍人+平民)則達到6,900萬。而主要參戰國家的糧食供應補給狀況,顯然也與戰爭結果高度吻合。例如,當時一名士兵每天需要的熱量約3,400卡,若在蘇聯寒帶地區作戰所需的熱量則至少要4,200卡以上。但美國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每位士兵設定的口糧標準就已高達4,300 - 4,785卡。與此同時,日本供應給部隊的伙食標準僅有美國大兵的一半。光用鼻頭粉刺想就知道,處於半飢餓狀態的日本兵,只能靠著「忍」字繼續忍到戰敗了。

看過相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或紀錄片的人都應該非常清楚,麥克阿瑟實施「跳島戰術」後,一路從南太平洋打到沖繩。每次到了攻佔各個島嶼的最後一刻時,必定出現日本兵不管是從叢林或是從洞穴內衝出來的畫面。這群日本兵雖然全身散發著打死不屈、抵死不饒的武士道氣魄,但看起來都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原因為何?就是吃不好吃不飽啊。

戰爭末期被俘虜的日軍各個衣衫襤褸、營養不良。(https://www.quora.com/What-did-Japanese-soldiers-call-American-soldiers )

日本本島地狹人稠,糧食生產嚴重不足,早在20世紀初就得靠著台灣與韓國輸出米糧支援本島的工業化。隨著戰事發展,日本的戰線越拉越長,後勤補給的難度呈等比級數倍增,糧食供應問題日益嚴重,他們只好先從殖民地下手了。1939年台灣總督府頒佈〈台灣米穀移出管理令〉,嚴格限制米穀的流通;而1940年時更在台灣實施了「總徵購總配給」制度,規定農民除了自家消費用米與種籽外,其餘米穀一律賣交給政府。簡單來說,就是開始搞配給制度。此外,總督府除拉了台籍日本兵下南洋打戰,台籍婦女當慰安婦外,其實還找了專門種菜的「種菜兵」到中國大陸,駐紮在日本軍營內,種植各式蔬菜,協助副食品供應。

至於配給制度下的台灣民眾吃的如何?根據鬼王自己的研究,1944年時每位台灣民眾整年度的平均配給額為66.52公斤糙米。這啥概念呢?就是說,你每天幾乎沒吃啥蛋奶肉,只吃兩碗白米飯,總熱量供應約560卡。戰爭時期平民死老百姓吃的差並不意外,但差成這樣,估計前線士兵也不可能好到哪去。560卡還真讓人搞不懂,大東亞共榮圈到底是在榮啥鬼了。

日本狀況很糟,德國也好不到哪去。從大戰開始其西線透過大西洋的補給就因為英國的封鎖而出現問題。大家要知道的是,戰爭涉及的不僅僅是前線的將領士兵,它基本上是一整套巨型的戰爭機器運作的過程。軍人吃的糧食要有人耕作,軍服戰袍要有人縫製,槍砲彈藥要有人生產,飛機坦克更要有人組裝,這一整群人也都要吃啊!隨著戰爭機器愈加運轉,勞動密度增強,這群人得吃更多才行。

納粹德國不僅要解決軍隊的補給,同時得解決龐大民眾的溫飽問題。(https://en.historylapse.org/nazi-germany)

面對糧食需求,希特勒希望透過佔領其他國家以完善對德國境內的糧食供應,這樣的想法起初確實得以實現。1939年9月德國攻佔波蘭,而波蘭也還真是個大糧倉,確實能提供大量的糧食供應。1939年年底德國勞工陣線的研究報告即指出,與1938年相較,42%的德國勞工家庭的生活水準獲得了顯著的改善。然而,仰賴佔領區輸送糧食絕非長久之計。那些農民想到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都會被納粹搜刮,他們必定會心不甘情不願,久而久之糧食產量必定下降。於是乎,希特勒只好展開更大規模的攻佔計畫了。

1941年6月德國展開「巴巴羅薩行動」,進攻蘇聯。希特勒攻佔蘇聯除了戰略考量外,他同時覬覦著高加索地區的石油,以及烏克蘭這座超級大糧倉。儘管希特勒這次踢了個大鐵板,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佔領期間,德國從蘇聯佔領區就掠奪了900物公噸穀物、200萬公噸飼料、300萬公噸、馬鈴薯,66萬公噸的肉類。此外,德國還從蘇聯運走了900萬頭牛、1,200萬頭豬、1,300萬隻羊,但這一切都還沒將被德軍強迫至農場勞動的蘇聯戰俘的勞動力計入。

然而,德國這種掠奪性的處理方式根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1941年起,德國民眾的生活品質即開始大幅衰退,食物消耗量比1938年還下降了大约20%。當時在鋼鐵廠上班的工人,每日的肉類配給量只有171公克。你想想看,鋼鐵廠幹的絕對是非常粗重的體力活,但171公克的肉算起來頂多是一隻小棒棒腿再加上兩塊麥克雞塊的份量而已。對做粗工的工人來說,沒因為血糖過低、頭腦昏花而不小心被重機械軋死,就已經要喊萬福瑪麗亞了。 軸心國的狀況很糟,但同盟國中的英、美兩國還是有強權的範兒。雖說英國是世界上最早推動自由貿易的國家,非常善用其散佈於全世界的殖民地進行糧食生產與供應。但從大戰開始,英國就實施糧食配給政策,並致力於提高糧食的自給率。

19世紀出英國的資本家們打著自由貿易的大旗,成功廢除了〈穀物法〉,取消穀物的進口關稅。整個農業型態就變成英國境內的農地以種植牧草、畜養牛羊為主。而原先於莊園內農耕的農民被迫離開農村,進入城市成為無產階級工人,而這群普羅大眾與牧場的羊都同樣吃著廉價的進口穀物糧食,此即為曾被馬克思評論為「羊吃人」的圈地運動。

英國的圈地運動將農民趕出莊園,徹底改變了英國的農村景觀。(http://www.bgushi.com/archives/53625 )

其實畜牧業算是農業界中的高奢產業。1930年代時的英國,10公頃農地拿來種植牧草餵養牛羊,只能養活12個人;若拿來種植穀物,則能養活200人;但如果種的是馬鈴薯,就能養活400人。因此英國政府當時開始限制畜牧生產,嚴格要求農地必須拿來種植可以餵飽更多人的穀物糧食。

不過,農耕種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大戰期間,大批男性青壯年都前往戰場了,農耕勞動力出現嚴重短缺的問題,英國政府因此決定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二次大戰前,英國僅有1/6的農戶擁有曳引機(tractor,有時也翻譯為「拖拉機」)。美國福特汽車的英國廠因此努力生產連婦女都能駕駛的曳引機,並廣泛推廣。換言之,農業勞動力的問題不僅解決了,連生產力也因為曳引機也提高了。戰後的1946年時,英國擁有曳引機的農戶已高達2/3。雖說大戰期間英國也實施了配給制,但實際上並未出現食物短缺的問題。根據統計,戰爭期間英國人平均每天攝取的熱量還能維持在3,000卡的水準。

戰時英國實施嚴格的配給制度,連英國人日常必備的茶葉也嚴格管制。(維基共享)

民眾都吃的不差了,軍隊吃的當然更好。據說1942年6月德國陸軍元帥「沙漠之狐」隆美爾在北非擊潰英軍時,德軍搜刮英軍倉庫時就發現,裡面的庫存包括了麵粉、香菸、菸草、果酱、牛肉罐頭與啤酒。但從德軍踏上非洲後,一路上就只能吃黑麵包、蔬菜罐頭和沙丁魚罐頭,英軍豐富的伙食顯然已動搖德軍隊元首的信念了。

雖說英國於大戰期間致力於糧食自給自足,但所謂的「自給自足」永遠是程度與比率的概念。舉例來說,喝下午茶是英國人每天必幹的休閒活動,但受限於天然氣候條件,英國就沒辦法生產茶葉與砂糖,仍得從海外殖民地徵調。但於徵(ㄌㄩㄝˋ)調(ㄉㄨㄛˊ)過程,又不免赤裸裸展現出醜陋邪惡的帝國主義臉孔。先前做為英國的殖民地,曾是重要的糧倉。但1942年日本攻佔緬甸,緬甸至英國的糧食運補當然因此中斷,英國只好轉向孟加拉徵糧。不過,孟加拉本來就時常鬧水災,農業生產水準十分落後,連所謂的承平時期當地人都很難溫飽了。但英國佬突然強行徵購糧,無異於雪上加霜,感覺就像是上廁所忘記帶衛生紙、手機還不小心掉進馬桶一樣,搞到孟加拉於1943年出現大飢荒,據說也死了3、4百萬人。

因為英國強行徵糧,導致孟加拉於1943年出現大飢荒。(維基共享)

孟加拉大饑荒。(維基共享)

老牌殖民帝國大不列顛沒讓英國子民餓著,確實該給個讚,但位於大西洋彼岸美國的狀況則是到了讓人敬佩的地步。其實早在二次大戰前美國就存在著嚴重的農業生產過剩問題,當時美國佬還想出營養午餐計畫,以消化過剩的糧食。此外,甚至連菸草業都開始舉辦讓妹妹裸體遮菸葉的選美活動,以刺激菸草消費。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展開,所有的問題馬上都獲得了解決。不過,如前所述,士兵上戰場,不但要吃得更飽、還要吃得更好啊。因此,美國除了繼續加強農業機械化之外,同時還開始引進墨西哥廉價的農民工,繼續為美國軍隊與美國民眾提供充足的食物營養。

雖說處於戰爭時期,美國國內同樣實施配給制。但當時羅斯福總統就說了,人要擁有言論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以及免於匱乏的自由。因此,世界大戰無論怎麼打、戰事無論如何膠著,美國政府對人民的溫飽問題還市集端重視的。當時美國著名的插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 1894 - 1978),就針對羅斯福總統揭示的四大自由做了一系列的畫作。其中1943年發表的「免於匱乏的自由」,就呈現出感恩節時全家人仍能聚在一起共享火雞大餐的畫面。而這幅插畫無異說明了,吃肉是基本人權啊!

諾曼.洛克威爾的漫畫宣示了人有免於匱乏的自由。(維基共享)

美國民眾吃的好,美國大兵的伙食則是連高貴的英國貴族軍官都佩服不已。當時一個受邀登上美國海軍軍艦用餐的英國軍官就發現,這群美國水手兵吃的是丁骨牛排、法式馬鈴薯泥、新鮮蔬菜沙拉,飯後還享有一大杯現磨咖啡和蘋果派。據說戰爭末期許多德軍就是因為領到美軍空飄的食物補記券,決定為了領取美軍優惠的伙食而主動投降。

美國大兵充沛的膳食是其他盟軍望塵莫及的。(https://www.wwiidogtags.com/wwii-magazine-ads/5-in-1-ration/)

戰爭這檔事還真邪門,其他國家是越打越窮、越打越民不聊生,但美國卻是靠著戰爭達到全民奔小康、正式擠入世界強權俱樂部。1939年至1942年,美國農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156%;1943年時,美國人的蛋白質攝入量與1929年時相較,居然成長了兩倍。

扯了這麼多,鬼友們當然會問:這一切到底跟白肉雞產業有啥毛線關係啊?大家請先吃塊雞敲碗等下篇吧。(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