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維爾
近期中國與俄羅斯互動頻繁密切,引發「中國和俄國會聯手對抗美國與否」的論辯,幾項事實催化此一論點:
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率領千人經貿團前往聖彼德堡,出席由俄國總統普亭主辦的年度經濟論壇。雙方除了簽署十多項協議,還相互吹捧兩國關係的厚實。普亭更是高度讚揚在習近平的領導下,2018年中俄兩國的貿易額高達千億美元,比起2017年成長30%。
7月23日,中俄兩國首次在亞太地區舉行遠程航空兵力的聯合巡邏訓練,2架中國軍機及3架俄羅斯軍機更飛進南韓的「防空識別區」(KADIZ),讓南韓空軍戰機緊急做出示警回應,日本也密切關注。這項史無前例的中俄聯合空中訓練絕非僅是演習而已,目標就是針對美國以及其東北亞安全同盟國日本和南韓。
當美中貿易戰纏鬥年餘,甚而上綱到科技競爭與全球領導地位的競逐時,中俄關係的親近,無論是為了各自需要,抑或是為了對抗美國這個共同的對手,都是勢之所趨。因為美中俄三角關係遠自冷戰時期就階段性地處於相互結盟制約的態勢。最著名的歷史就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打開中國大門,打出「聯中制俄」的戰略牌。
中國與俄羅斯互動頻繁密切,引發「中國和俄國會聯手對抗美國與否」的論辯。(AFP)
但如今風水轉流轉,中國的快速崛起,與美國形成兩強(G2),不僅挑戰美國全球霸權,也讓國力消退的俄國必須極力靠攏。美國國防部最新的國防白皮書就指明,普亭可能援引尼克森的作法,運用「中國牌」來牽制美國。
但中俄合作真的會走向更緊密的戰略同盟關係嗎?有多少程度又只是「權宜的結盟」?北京與莫斯科之間還有哪些戰略矛盾與分歧?
冷戰期間,同是共產體制的俄國是中國的「老大哥」,提供中國不少協助與資源,但俄中之間也曾發生邊境衝突。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的崛起,特別是在中亞擴張政治與軍事勢力,都讓俄國芒刺在背。由於如此歷史情結,儘管傳統上兩國仍然維持一定程度的夥伴關係,但都未能形成真正的安全與軍事同盟。
但畢竟形勢比人強,如今中國的經濟已是俄國6倍,全球政經影響力與日俱增,俄國則是逐年衰退。2014年俄國占領克里米亞,又因協助烏克蘭反抗軍,受到國際經濟制裁,讓俄國經濟雪上加霜。中國趁俄國面臨國際孤立的困境,硬是敲竹槓地用低廉價格與俄國簽下購買大量天然氣的合同。中國也成為俄國石油與天然氣出口的新替代市場。而當中國的經濟受到美中貿易戰衝擊出現衰退現象之際,俄國適時填補損失,也拉近彼此依賴關係,雙方更取所需。
尤有甚者,中國提供俄國製造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最近莫斯科就同意出售北京S400地對空飛彈與蘇愷35戰機。中國更是輸出其科技技術,包括6月莫斯科才與中國通訊巨擘「華為」簽訂協議,在俄國布建5G先進系統,有助普亭進行國內監控。兩國也在共同開發北極資源上成長共同研究中心。
中國的快速崛起,與美國形成兩強,不僅挑戰美國全球霸權,也讓國力消退的俄國必須極力靠攏。(transconflict.com)
自從上任以來,習近平在過去7年內與普亭先面超過30次,即使各有不同利益考量,但私人交情深厚是不爭事實。這也構成美國國安系統的緊張,因為華府關切中俄在科技領域聯手合作,可能對美國發動代理人與「假訊息」作戰、網路攻擊、衛星干擾,進而滲透、破壞美國政、經、社會體制與選舉。
唯如此「看似」強化的中俄關係仍存在著結構性的戰略矛盾。首先,北京的戰略思考不見得會完全與莫斯科的想法一致。對習近平而言,深化與俄國的關係有著「拉幫結派」、紓解美國施壓的考量。但習近平面臨內外部壓力,維持內外部環境的穩定壓打一切。老謀深算的普亭面對俄國國力式微,經常有意外的舉動,來轉移國內議題焦點,形塑對外談判的籌碼。對於普亭的不可預測性,特別是軍事野心,習近平也是小心翼翼,保持等距關係。畢竟俄國仍是核武強權,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北京對於莫斯科的支持,也是有選擇性的。
其次,俄國向來視中亞為其「後花園」的勢力範圍。但近年來中國在中亞的「軟土深掘」,加上「一帶一路」牽動的影響力日增,才是為何中俄「戰略同盟」始終無法成型的關鍵因素。中亞5國中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具有豐富天然資源,早就是兵家覬覦的戰略要地。即使是最貧窮的塔吉克斯坦,中國的勢力全面進入,建造學校、鐵、公路、隧道、交通監控系統等基礎建設,更遑論巨額的貸款。北京加強對中亞地區的掌控也與抑制穆斯林勢力,打壓維吾爾族有關。
在2016年以前,中國對中亞的影響力多著重在經貿投資,尚未引發俄國的戒心,但之後,中國開始低調在塔吉克斯坦部署軍力。雖然中國和塔國均否認,但已經讓莫斯科神經緊繃。只不過縱使心懷戒心,俄國對中國的經濟與政治依賴,已經很難讓如此依賴關係走回頭路。再加上兩國的共同敵手是美國,因此即使是更密切的權宜合作關係,也是肇因於彼此的戰略需求,其他長久存在的結構性矛盾與分歧,只能暫時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