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歐洲之心》「親歐」、「脫歐」搞不定:從兩次選舉看荷蘭政治明星的對決

台灣選舉長期以來糾結於藍綠雙方的對決中,近年來雖有中間勢力出現,但整體來說,仍欠缺具有決策影響力的多元性。荷蘭的這兩次大選,除了微觀地反映出歐盟各國在「親歐」與「疑歐」勢力之間的拉鋸外,也體現出荷蘭民眾相當習慣於荷蘭政界多元並呈的狀態。

陳玫妏/德國漢堡大學亞非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台灣每逢選舉,媒體上總是充斥著「政治明星」的消息。誰更受到黨的青睞?誰的人氣更高?誰的民調領先?媒體和民眾在追逐政治明星的同時,很少談的是「政策」。到底這些候選人的具體政策是什麼,鮮為人知。荷蘭在今年上半年,也熱熱鬧鬧地舉行了兩次重要的選舉。一次是3月20日荷蘭各地的省議會選舉(以及水利委員會選舉)。另一次則是5月23日的歐洲議會選舉1。從這兩次的選舉中,可以看到荷蘭民眾在「親歐」和「脫歐」的立場之間擺盪,老牌政治明星和新崛起的政治明星在媒體上對決。本文將針對這兩次選舉的過程與結果,簡單探討荷蘭多元社會與多元政黨文化當前的處境。

荷蘭今年上半年經歷了兩次大選:省議會/上議院以及歐盟議會。(圖片來源:Netherlands-Politicos)荷蘭今年上半年經歷了兩次大選:省議會/上議院以及歐盟議會。(圖片來源:Netherlands-Politicos)

槍擊後橫空出世的極右派政黨:民主論壇黨

在台灣,唯有造成重大死傷的國際槍擊事件才有機會受到大幅報導,所以今年3月18日於荷蘭中部大城烏特勒支(Utrecht)火車站附近,造成四人死亡的電車隨機槍擊事件,只在台灣網路新聞的國際版裡跑了幾輪後,就被淹沒在其他更具話題性的新聞裡了2。鮮少有人注意的是,在兩天後的3月20日,就是可能讓荷蘭上議院重新洗牌的各省省議會選舉了。原本忙著選前衝刺的各政黨代表,在發生槍擊事件後,紛紛宣布暫停當天一切的造勢宣傳活動。但唯有一個政黨不顧眾人眼光,堅持繼續進行所有的助選活動。這個政黨就是在兩天後的選舉中,跌破眾人眼鏡,成為荷蘭上議院最大黨的「民主論壇黨」(FvD, Forum voor Democratie)。

屬於多黨體系的荷蘭,在選舉制度上採取比例代表制。許多小黨只要有一定的得票比例,就能在上下議院中獲得席次。當然,任何政黨是否會長久、成長,還是要靠後續的努力耕耘。但荷蘭多黨制的運作,確實讓許多台灣人很難想像的政黨,成為在荷蘭政府、甚至在歐洲議會裡都佔有席次的政黨。其中具有知名度且至今仍活躍政壇的有「動物黨」(Partij voor de Deiren)、「五十以上黨」(50Plus)等。2002年創立的「動物黨」,其創黨目的顧名思義是為了維護動物的權利與福祉,挑戰人類中心主義,致力於保留地球環境的生物多樣性。2009年創立的「五十以上黨」則以關心五十歲以上的族群為創黨目的,關懷老齡化社會的全球趨勢與相應出現的社會問題。

在這些以關懷特定主題與群體創立的政黨外,也有因激進立場而快速竄起的政黨。2002年,由極具個人魅力、以反伊斯蘭教激進言論驟然興起的皮姆.富圖恩(Pim Fortuyn),以自己的名字創立LPF(Lijst Pim Fortuyn),並在2002年三月鹿特丹的地方選舉中,狂掃了35%的選票,擊敗自1930年代起,一直主政鹿特丹地方政府的「工黨」(PvdA)。在2002年5月國會下議院臨時改選的前一週,富圖恩遭到槍殺身亡,因為來不及修改選票上的候選人名單,富圖恩的名字還在上面。富圖恩先前的人氣,加上其戲劇性的死亡,讓LPF在這次選舉中取得了26席(共150席),受邀加入執政聯盟。但失去精神領袖的LPF在短短的六個月後就分崩離析,並在下次的下議院選舉中,輸到只剩下8席,並於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便宣布破產。

由具有「荷蘭川普」之稱的基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於2003年創立的「自由黨」(PVV,原黨名是極具個人色彩的「威爾德斯黨團」[Groep Wilders]),幾乎像是延續富圖恩的遺志,同樣以激進的反伊斯蘭教言論,在一夕之間成為荷蘭政界舉足輕重的政黨3。在多年贏得重要的選舉後,PVV於2019年3月20日的省議會選舉中,卻遭到席次被砍掉一半的命運。而這些席次全被橫空出世的一個新政黨囊括。這個新政黨就是「民主論壇黨」。

2017年由兼具學者、專欄作家、作者和政治人物等多重身份的蒂埃里.鮑德(Thierry Baudet)所創立的「民主論壇黨」,在3月20日的省議會選舉中,從原本的0席,一舉拿下13席(共75席),擊敗由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領導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將會成為上議院的第一大黨。這個新政黨是如何取得這個傲人的成績呢?

帶領「民主論壇黨」成為荷蘭上議院第一大黨的鮑德。(REUTERS)帶領「民主論壇黨」成為荷蘭上議院第一大黨的鮑德。(REUTERS)

愛耍帥、掉書袋的鮑德

鮑德在許多主張上其實都與「荷蘭川普」的威爾德斯很類似,就連他們傾向強人政治,推崇川普保守的移民政策這一點都很一致。從選舉結果來看,自由黨在荷蘭上議院和歐洲議會選舉中失去的席位,確實大部分轉移給了民主論壇黨。

這兩個荷蘭極右派政黨的基本主張是:

1. 限縮移民政策,只接受荷蘭「需要的移民」,並將文化背景納入考量

2. 只給勞工暫時居留證,不發給永久居留證

3. 無法通過融入考試的移民必須離開荷蘭

4. 主張脫歐,以荷蘭為優先

在3月18日烏特勒支槍擊事件發生後,鮑德不但不停止競選活動,反而藉題發揮,以槍擊犯為土耳其人為例,批評呂特領導的政府在移民政策上太過天真,並宣稱:「我們應該改變政策方向,否則類似的攻擊事件將會在荷蘭更加頻繁地發生。」(但該槍擊案是否與恐攻有關,在當時尚未有定論。後來證明,事發原因可能與嫌犯本身的家族糾紛和心理狀態更有關係。)但鮑德的這番言論,還是打中了許多選民的心,選民在兩天後的選舉中,直接以選票大力按讚。

外表英俊瀟灑的鮑德,自信滿滿,曾自封為「荷蘭最重要的知識份子」。在省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後,他在21多分鐘的勝選感言中,掉起書袋,使用了許多艱深難懂的字眼,引發眾多媒體、政治人物和社會大眾在之後追問:「鮑德到底在講啥米碗糕?」比方說,鮑德將荷蘭選民比喻為「米娜瓦的貓頭鷹」(de uil van Minerva),以精神病學的用詞,將輕信全球暖化說的當權者,以及信奉此說,並願意被多徵稅的荷蘭民眾,視為是一種「自我仇恨」(oikofobie)。

儘管如此,鮑德的人氣仍然直線上升,許多媒體更預測,這場猶如歐洲議會選前風向球的荷蘭省議會選舉,其結果是否就預示了疑歐派的民主論壇黨,也將會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呢?結果證明,荷蘭選民再一次地投出令人意外的結果。

蒂默曼斯效應:親歐派的「工黨」發威

現年58歲的弗蘭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是資深的政治人物。他曾在2007至2010年擔任荷蘭政府外交國務卿,負責與歐盟交涉。2012年至2014年擔任呂特政府的外交部長。自2014年起,即代表荷蘭擔任歐盟委員會專員,以及歐盟委員會的首席副主席。在這次歐盟議會選舉中,他因為對手政黨「社會黨」(SP)一支非常具有爭議性的影片,反倒聲名大譟、人氣直線上升。在這支影片中,社會黨找到與蒂默曼斯長得極為神似的演員,以漢斯.布魯塞爾曼斯(Hans Brusselmans)為名,在影片中脫褲子、上廁所、玩戰車遊戲,最後並大啖象徵荷蘭與歐盟各國的蛋糕,來隱喻蒂默曼斯在意識形態上以歐盟為優先的危險。

荷蘭社會黨嘲諷蒂默曼斯不成,反自打嘴巴的「漢斯.布魯塞爾曼斯」影片。

不過因為這支影片,反而讓媒體和民眾對蒂默曼斯更感興趣,使他曝光率大增。而他在選前辯論中穩健的表現,以堅定態度表示參選歐盟委員會主席的意願,以及將在「一個歐洲」的架構下,帶領荷蘭繼續向前等發言,也贏得許多選民的青睞,進而引發被媒體稱為「蒂默曼斯效應」(Timmermans Effect)的風潮,讓工黨在這次歐盟議會選舉中,一舉拿下6席,比五年前還多了2席。這不僅讓在選前被預測可能又會拿第一名的民主論壇黨跌破眼鏡(儘管他們也不算差地拿到了3席),其實連工黨本身也嚇了一大跳。除了電視辯論裡候選人的表現,以及各種新聞和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外,這樣的選舉結果,或許是荷蘭選民看到英國脫歐各種亂象叢生,以及對於歐盟未來仍抱有信心,因此以選票支持親歐政黨,期待荷蘭繼續以歐盟一份子的身分,參與國際等心態所致。

創造本屆歐盟議會選舉工黨勝選奇蹟的蒂默曼斯。(EPA)創造本屆歐盟議會選舉工黨勝選奇蹟的蒂默曼斯。(EPA)

荷蘭大選後的餘緒

面對明年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台灣現在在新聞、報紙上幾乎都是與選舉有關的新聞,讓美國商會強力呼籲,台灣不要因此陷入「政治假期」4。反觀荷蘭,在選前雖然關於選舉的新聞會變多,但以荷蘭廣播聯盟NOS播報新聞的篇幅比例來看,並沒有因為選舉就全面淪陷。舉例來說,他們甚至在台灣5月17日通過同性結婚法案時,幾乎同步報導了這條新聞(我當時在line 上看到朋友們還在法案頒布現場集會讚聲時,一轉開NOS,就看到主播報導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台灣選舉長期以來糾結於藍綠雙方的對決中,近年來雖有中間勢力出現,但整體來說,仍欠缺具有決策影響力的多元性。荷蘭的這兩次大選,除了微觀地反映出歐盟各國在「親歐」與「疑歐」勢力之間的拉鋸外,也體現出荷蘭民眾相當習慣於荷蘭政界多元並呈的狀態。期望台灣在不久的將來,也有機會養成這種政治多元的全民習慣!

註:

1. 關於荷蘭到底有哪些選舉,各種選舉有何影響的詳細說明,請參考陳亮宇,〈荷蘭選舉面面觀(一):依政黨比例組成的上下議院

2.「荷蘭電車槍擊案3死5傷 警方逮捕37歲土耳其男子」,BBC新聞中文版,2019年3 月18日。

3. 整理引述自班.寇提斯(Ben Coates),《荷蘭人,大不同》(Why the Dutch are Different,暫譯),頁212-219, 227-230。

4. 「美國商會提醒台灣勿陷『政治假期』背後的微妙信息」,BBC新聞中文版,2019年5 月31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