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電影慢慢聊》佈滿荊棘的迷宮:楊德昌的《海灘的一天》

《海灘的一天》是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它像是一座佈滿荊棘的迷宮,又勾人又刺人,很容易誤導人方向,但是最終總會從出口射進一道刺眼的光線作為指引。

鄭秉泓

至今,我的腦海中還常常浮現《海灘的一天》裡頭,時尚少婦打扮的胡茵夢及穿著學生服的張艾嘉的身影。印象中,這是我繼《兒子的大玩偶》之後,人生中第二部進戲院看的台灣電影。

《海灘的一天》是歷久彌新的新電影代表作,它誕生於1983年,長達166分鐘,是楊德昌首部劇情長片,延續他在短片《光陰的故事:指望》中的女性成長主題,將之推向一個更龐大而複雜的社會轉型觀察,並以時序上的非線性多層交錯及開放式結尾,開啟台灣電影的歷史視野。值得注意的是,楊德昌當時不畏中影內部反彈,堅持啟用未拍過劇情片的杜可風擔任本片攝影師,而合作《1905年的冬天》結識的杜篤之則為本片創造具空間立體感的擬真聲效,聞名遐邇的「雙杜」,從此改寫華語電影近代史。

片長不到半小時的《光陰的故事:指望》講懷春少女的隱晦情慾,是楊德昌日後諸多女性成長故事(尤其《海灘的一天》和《恐怖份子》)雛形。事實上,楊德昌的每部電影,都是成長電影,在他作品裡最終獲得啟發的以女性居多(《麻將》和《一一》則是男性),無論遭遇多少挫折,這些女孩、女人總能將種種無奈與苦痛轉化成為另一種重生的契機,勇敢面向未來。

《海灘的一天》始於歸國鋼琴家蔚青(胡茵夢飾)與舊識佳莉(張艾嘉飾)的久別重逢,她們在午後的一席對話,帶出了蔚青與佳莉之兄佳森過往一段情,以及佳莉失敗的婚姻。在回憶中夾雜回憶,在倒敘中埋藏插敘,《海灘的一天》敘事線迂迴繚繞(張艾嘉的髮型和服飾,是釐清時序背景的主要線索),以錯綜複雜的意識流記憶涵蓋二十年光陰,可說是有著法國電影的外觀,與台北知識份子的內在,令我想起法國新浪潮大師雷奈(Alain Resnais)。

《海灘的一天》中,穿著學生服的張艾嘉的身影。(圖:中影)

《海灘的一天》中,時尚少婦打扮的胡茵夢。(圖:中影)

《海灘的一天》講述了佳莉的成長,不過楊德昌卻是在影片尾聲,透過蔚青的旁白、觀點來做出確認。蔚青的成就,代表著佳莉的嚮往;然而佳莉私奔的叛逆,卻彌補了蔚青當年無法做到的遺憾。將這兩個女人串連起來的,自然是佳莉的哥哥佳森,蔚青的前男友。當年蔚青和佳森熱戀的時候,佳莉還是一頭清湯掛麵的高中生,後來佳森順從父意娶了門當戶對的柔順女子,蔚青則是黯然出國深造。佳莉不願重蹈兄長覆轍,遂在深夜離家追尋自主人生,她嫁給自由戀愛的大學男友德偉,然而,隨著德偉事業鴻圖大展,兩人關係卻是漸行漸遠,後來德偉虧空公款人間蒸發,某日海灘發現一具屍體,對佳莉來說,那究竟是不是德偉,卻已經不重要了。

耐人尋味的是,蔚青和佳莉形成一組對照,而佳莉又和自己的哥哥另成一組對照。

《海灘的一天》最出神入化的一場戲,發生在佳莉倒臥盆栽旁邊(電影至此已經演了約莫兩小時,佳莉倒臥一景正是本片修復版上映的主視覺海報)之後。披頭散髮、全身潔白的佳莉,躺在純白潔淨的病床上,朋友欣欣(李烈飾)、丈夫德偉(毛學維飾)接連來訪,佳莉像是要與德偉好好聊聊般地自顧自說起兩人交往的那些年點滴,這段初時打得火熱如今卻逐漸凋萎的愛情,在佳莉口中被下了「好難」兩個字的註解,她說回首過去就像是一場夢,結婚是昨天睡覺以前的事,她與德偉相約要把這場夢忘記,德偉沒有回答,只是默默握住她的手。我們不禁懷疑,佳莉這長串獨白,究竟是真實的經歷,還是病禢上的幻夢。

《海灘的一天》中,佳莉倒臥一景正是本片修復版上映的主視覺海報。(圖:中影)

接下來,銀幕上換成另外一個時空。佳莉的母親(梅芳飾)來訪,帶出另外一段回憶。在悠揚悅耳的古典樂聲中,我們看見年幼的佳莉和佳森、以及他們的醫生父親。從兩個小孩坐立難安的神情舉止研判,他們是被逼迫的,父親自以為是在陶冶他們的性情,然而小孩子沒興趣就是沒興趣。下一個畫面,古典樂依舊,小佳森乖乖地在跟著家教練習鋼琴,小佳莉百般無聊四處閒晃,這下竟誤闖禁地發現父親的祕密,父親正憑藉著自己的醫生職權輕薄護士,楊德昌將鏡頭停在父親那副象徵著權威的黑框眼鏡上面。再來,是夜黑風高的晚上,小佳莉悄悄打開和式拉門,母親將一包鼓鼓的白色信封交給哭泣的護士,想必是為父親的偷腥收拾殘局。

窗外的陽光、籠中的鳥兒、舊式鄉下醫院、隱忍的女人,成年的佳莉才剛在病床上感嘆自己的愛情與婚姻像是一場夢,楊德昌隨之剪上一場如夢似幻的回憶片段,進一步拆解佳莉人生悲劇的源頭。佳莉就是因為不想變成像母親那樣的女人,才費盡心思離開家庭,然而母親的來訪卻令自己追求而來的幸福更像是一場空。沒想到離家換來的自由,竟是來自母親的默默成全,與母親一番談話之後,佳莉這才明白母親沒有自己想像中苦情,甚至比起自己還會經營婚姻。

這只是楊德昌第一部電影,它像是一座佈滿荊棘的迷宮,又勾人又刺人,很容易誤導人方向,但是最終總會從出口射進一道刺眼的光線作為指引。

《海灘的一天》中,李烈、張艾嘉與胡茵夢的青澀模樣。(圖:中影)

楊德昌很喜歡說教,往後他的每部長片,都會出現滔滔獨白,藉以表達創作者本人身為知識份子的自省。老實說,這部分有時稍嫌惱人,但有時又很令我感動。

《海灘的一天》接近尾聲之際,癌症末期的佳森(左鳴翔飾)一臉病容躺在醫院,他的長串獨白,在形式上對應了先前佳莉和其父的臥病在床,或許乍看有點故作姿態,但我以為倘若把這串獨白拿來和《一一》片尾洋洋最後唸的那封信對比,本質上其實是相通的。

有些人的離去,換來另些人的領悟與新生。父親、兄長、鄉下醫院所代表的舊事物舊價值觀,如同《一一》的婆婆,註定要緩慢fade out,不過請不要太過傷心,畢竟這個世界很大,還有更多的美好,值得我們去挖掘、去經歷。佳莉和洋洋的生命,才正要展開。這是楊德昌早在1983年,就熱切地告訴我的第一件事。

《海灘的一天》That Day,on the Beach 34周年重映 正式預告 07/14 經典重映

楊德昌經典全新數位修復第一彈《海灘的一天》,14日起台北經典重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