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瘟神到王爺的東港迎王

◎葉志杰

東港迎王是南臺灣最大的宗教盛事,本科年從10月4-11日清晨燒王船,可說是臺灣真正的本土信仰。筆者就從地理、歷史二面向說明東港迎王的本真,也提及近來在地深化與可能的宗教本質流失。

附上一則早期報導,供大家做一趟時空旅遊。(作者提供)

早年荷蘭人探金行經東港一帶,數千軍士非因打仗而戰死,卻是水土不服而病死,直呼是「殺人坑」。明鄭王朝以「土多瘴癘、人跡罕至」理由,當作流放罪犯之地。久之,荒棄之地也成了海盜賊窩。1683年清廷治台,一改對瘴癘的消極作風,在東港設置了下淡水巡檢。不料,歷任巡檢卻在任內接連過世,調查報告直指元凶是「水土毒惡」。1685年的《臺灣府志》〈氣候〉就講:「鳳山以南至下淡水諸處,早夜東風盛發,及晡鬱熱,入夜寒涼,冷熱失宜。又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如今,東港的大鵬灣潟湖、溼地,東港漁村還有個舊地名叫「浸水庄」,大抵可明白。

根據史料,臺灣西南側的下游河道、海岸多所變遷,向來是山洪、海潮角力的氾濫原。而東港溪循著隘寮溪、林邊溪沖積扇之交界縫合低處,向西南流往地勢更低的東港入海,潮濕、溽熱而瘴癘瀰罩。試著推想,若一地居民因熱傳染病而接連喪生,恐懼不安會有多大?從這可以了解,為何王爺廟都分布在臺灣島西南側。

林邊溪、隘寮溪沖積扇地形草圖(依google earth、25000分之一地形圖改繪,作者手繪)

大清官府退位,瘟神接管

相較於大清官府面對瘴癘的驚慌,漢人移民東港的腳步卻不退縮。他們在求生存的意志驅使下,船艙不供奉媽祖,改迎入瘟神香火或神像。這無非是透過瘟神來管理瘟疫,送王船祈求除瘴避瘟、安境禳災。這件事在1717年《諸羅縣志》曾提及,1764年《重修鳳山縣志》清楚記載:

民間齋醮祈福,大約不離古儺。近是,最慎重者曰王醮。先造一船曰王船,設王三位(或曰一溫姓、一朱姓、一池姓),安置外方,迎至壇次…。醮畢、設享席演戲,送至水濱,任其飄去(紙船則送至水濱焚之)。

上引文提到的「溫、朱、池」三王,「溫」王可能就是東港溫王爺。若要界定真正的臺灣在地信仰,很可能是瘟神信仰,因為祂緊扎著臺灣風土的歷史脈絡、地理環境,而非移植、嫁接。其中,又屬東港迎王是最原始的瘟神信仰場域。

遷船繞境---原始形式的瘟神信仰

10月10日是「遷船繞境」,象徵「押煞驅瘟」,這個「遷」船的原始用法,可能是「縴」船。這是瘟神信仰的本質。不過,在街上觀賞這「遷船」景象的,大多是外地觀光客或攝影人士,東港人則在家前忙著拜拜和「替身」除厄儀式。那,什麼是「替身」呢?

遷船繞境(作者提供)

替身:災厄載體

替身,東港人稱「替身仔」,意思是分身、假人,民俗中用作改運。其外觀為厚厚一疊銀紙,放上剪裁好的紙人,用橡皮筋綑緊,插進三柱清香。這紙人又分男、女,男的畫上襯衫鈕釦,女的畫上長髮裙子,上頭寫著信男、信女、姓名。不同於現在所見紙人,早期係以稻草製成,後來稻草材料取得與製作較不易,為求簡便才改紙人。所附的銀紙乃答謝代為乘載厄運,一點微薄的報酬、盤纏,三柱清香則是禮數。

替身紙人。(作者提供)

10日當天,在屋前原擺設的香案旁,另置一小桌子,擺上飯菜、幾疊替身仔。替身仔數目依家人數而定。當王船遶境至屋前,由長輩手持替身仔行改運儀式,象徵災厄轉嫁給替身仔,再送到東隆宮前「替身放置處」統一看管,11日凌晨「送王」時,由千歲爺押解上王船,待時辰一到就燒除。可見,象徵「押煞驅瘟」的遷船繞境、替身仔,乃是瘟神信仰最原始的宗教意義,也是東港迎王的文化精髓。

瘟神?王爺?

東港迎王本質究竟是瘟神,還是王爺?多年來已爭論不休。我們都知道,信仰關乎信者信否,無法科學驗證。但就實在論的角度,信仰仍有其客觀形式,可以觀察、分析,比如燒王船、王船繞境、替身紙人、和瘟押煞道教科儀等。筆者也清楚,從歷史、地理視角也只是尋求合理解釋,考證不及於神話,頂多只是神話的附庸、註腳,而非起源,這也是研究限制。

早期學界多認為,臺灣王爺信仰就是瘟神信仰,又以東港迎王為原始場域。後來,廟方、信眾大多主張瘟神為「管理瘟疫的神明」,祂是朝廷王爺、欽差,賦予了「三十六進士搭船巡視地方遇難,漂流到東港」的傳說,鑲嵌入歷史、權貴、殉難。近來更有人認為,迎王(角頭繞境)的神明交陪,重要性大於送王(燒王船)的離別。其實,這都是虛擬的現實人際關係投射,模糊了東港迎王的「驅瘟押煞」本質。

遷船入王爺廟。(作者提供)

我的疑問有二:一來從醫學角度,瘟疫傳染病應尋求醫學治療。但在蒙昧年代,人們對瘴癘傳染病的恐懼無法獲得解答,沒有解答就沒有救贖,信仰成了途徑之一。不過,若信仰能帶點科學性,反倒該尋求保生、神農大帝等醫藥神開藥方,而非迎來瘟神解厄,大設王醮、饗席、演戲以押煞驅瘟。其二是趨同論,若不從臺灣地理環境、歷史脈絡解釋,卻談不同認知、信仰下的多元詮釋,「驅瘟押煞」的宗教本質將被抹除。最終,東港迎王就跟全臺各地的廟會活動一模一樣,紮根臺灣風土的獨特性將消失。

近年來,東港有識人士努力謹守這古老習俗,號召「回家迎王」、「傳承」,迎王成了老鄰居、老同學敘舊的場所。甚至,還試圖恢復早年禁忌。筆者認為,這是單純的仰望,一種大海子民不安的慰藉,也反映對現代緊湊生活壓力的逃離。弔詭的是,雖然越來越多人返鄉參與,「驅瘟押煞」的宗教本質卻不斷流失,形成不同向度的矛盾。

(東港漁村子弟,社團法人臺灣史研究會祕書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生,著有《聽看東港》,主撰《萬巒鄉志》、《林口鄉志》、《左鎮鄉志》、《太麻里鄉志》、《長濱鄉志》、《觀音鄉志》等地方誌。)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